考完的第一天,依然是不到七点就醒过来起床洗漱,懒得换衣服去食堂,在寝室冲了一杯黑芝麻糊加燕麦,接着看没看完的小说。是郭敬明的《夏至未至》。
昨天考试完最后一门会计基础,下午去了学校的图书馆一口气借了七本书,其中的《夏至未至》是我一直就想看未看的。时间拉回到一年多以前,是大家心里都再熟悉不过的高三,因为铺满高高的堆起的书而显得格外昏暗的教室,电风扇在一个个昏昏欲睡的午后吱吱呀呀的响,加剧我的困顿,语文老师抑扬顿挫的声调企图让班级的气氛活跃一点儿,我总是时不时发呆,时不时望望窗外,手里的高考语文复习资料总是在发现来的第一时间就被我翻了个遍——阅读板块的小说和散文总是想在第一时间看完。
就是在那个时候,我第一次看到了《夏至未至》。
其实坦白来说,郭敬明写的东西是能够打动我的,或者说,《夏至未至》是有打动我的。当时我们的复习书上节选的一段就是小说的引子部分:高考结束后,小司和之昂简短的对话,还有那穿插在各个对话之间的很小四的旁白:
“这是1998年夏天。
7月9日.
天空像是被飓风吹了整整一夜,干净得没有一朵云。只剩下彻底的纯粹的蓝色,张狂地渲染在头顶上面。像不经意,随手打饭了蓝色的墨水瓶。
晕染开的,千丝万缕的蓝。
……
就像是人死去时离开身体的灵魂。带着恍恍惚惚的伤心和未知的恐惧。
那些影子像是依然留在空荡的校园里,游荡着,哼着青春时唱过而现在被人遗忘的歌。
那些人终于走了,带着三年时光的痕迹消失在了城市的各个角落并最终会消失在全中国甚至是全世界的每一个地方。
暮色四合。“
这最后的两段我是最喜欢的,就像那个时候坐在课桌前昏昏欲睡的我在看到之后像是惊醒一般清醒过来。我也知道啊,像是我那位好朋友说的那样:来年陌生的是某日最亲的某某。我也知道啊,像是班主任和教导主任一直强调的那样,珍惜你身边共同奋斗拼搏的战友,这样的经历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都是一生一次,考试过后也就后会无期。我也知道啊,现在是最好的时光,就是开年级大会的时候,那个总是一本正经的校长助理在台上苦口婆心的呐喊:高考成绩出来以后你掉的泪,就是你现在脑子里进的水!
我和同伴总是一边夸张的模仿一边哈哈大笑,又一边在心里默默地认同。
我看完这一段,心里想着高考一结束就要买了这本书来看,怎么说呢,他好像简简单单的又无比深刻地,轻松描绘出了我想的夏天。
是这样的吧,毕业季,暑期,旅行,冰淇凌,西瓜,这些夏天的必备元素没有出现,但是,好像就是那么吸引人呢。
有明晃晃的太阳就够了啊。
有男女主角就够啦啊。
有故事就好了啊。
很快的,我也迎来了那个对我来说意义重大的夏天。
现在的我还是会在聊天聊到高考的时候忍不住和同伴聊起结束最后一门英语的时候,全体同学站在警戒线内等候监考老师清场的时候,耳旁喧闹嘈杂,我找到同班同学,和他们站在一起,听着他们轻松地聊天,偶尔搭上一两句话。我看着教学楼门口的大门里反光照出我自己,很平静很平静。“终于结束了”我在心里对自己说,那一刻的轻松,好像前所未有过。
现在想来是很没出息的吗——比起许许多多人轰轰烈烈的记忆,我难忘的依然是与考试有关的点滴。俗吗?可我觉得这就是真真切切影响了我改变了我生命轨迹的一次体验呐。
把时间线再拉长一点儿,回到高一的时候。那个时候我还剪着一头齐耳的短发,经历过了中考的打击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我已经多了一些冷静和几分我能够察觉出的成熟。
某个夕阳时分,我和死党站在六号教学楼的楼梯上,我们拉扯着上楼。她一本正经的对我说:“你知道吗,我从来的没想过自己考二本。”“我知道啊,我也是。“那个时候我们的成绩都不尽如人意,尤其是我在班上似乎连前四十名都没有进过。自然而然地,心情总是很压抑。在四年之后的大学里,我看到一部很热的网剧《最好的我们》女主的人设其实是跟我有些像的,尤其是在学习方面。于是我难免会想啊羡慕啊——同样的情况耿耿就豁达的多,依然很可爱啊。
可能…自卑才是这个世界上最自以为是的事情吧。
忘不了的啊,那一个场景:夕阳从楼道的窗户里透进来,我和死党都无比认真的望着彼此的脸,好像多了一个和自己一样雄心壮志的人,对当下的烦恼和未来的担忧就减少了一点。
后来,我们都做到啦!
终于,也算是拿着一份对得起自己的成绩单进了大学。
我又开启了人生的一个新阶段,除了周遭环境的变化和新面孔出现在我的生命里,还有心境也是会不断变化的吧。
我开始知道在大学里最重要的已经不是考试和分数,我会被社团吸引,希望挑战不一样的领域;我开始刷知乎,震惊的是原来在当下真的有很多很多比我优秀太多的同龄人,而我很急切的希望追上他们的脚步;我慢慢接受了身边没有朋友的事实,即使到此时此刻还是会因为自己找不到一个一拍即合的饭友而烦恼;我开始有了很多远大的目标,那些个目标由近远,渐渐勾勒出我理想的未来的模样。
我豪情万丈,准备大干一场。
“有哪些大学生必读的书和电影?”,“大学四年应该如何度过?”…还有许多与此类似的问题的高票答案被我认真收藏,尽管事后似乎并没有认真完整地读过一遍,更别说付诸实践了。
其实我又是懂的啊,我知道大学要多读书,学好英语,练好字;我知道要多参加校内活动锻炼自己的能力;后来我还知道了那些说大学成绩不重要的根本都是屁话,大学的专业成绩也非常非常重要;道理我都懂啊,然而这个学期的数学62分也是事实啊。
就像《后无期里》的台词:听过了许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就像那些我们嗤之以鼻的鸡汤文里的最后一句:最可悲的莫过于胸怀大志却又虚掷光阴。
我自知非常幸运,因为能够通过网络看到一些这个世界上有的美好和善良,看到这个世界的辽阔,以及对比之下我的渺小。所以我有目标去追,有榜样在引路,有未来可以期待。然而,挫败的是我的表现——那似乎总是与自己期望所大相径庭的表现真让人难过啊。
做不到啊。
在这个班级,与除室友之外的同学里熟悉的寥寥无几,其中有一个本来上大学之前以为会在一个寝室于是有一点儿互动的同学,却因为出乎意料地没有在一个寝室也关系非常之淡漠,甚至…我觉得她不太喜欢我。可能是我想多了吧,不过见面都不会有点头之交的互动也确实是真的。
我骨子里就是一个要面子且高傲的人啊,于是在想起这些的时候总是会不自觉的告诉自己,若干年以后他们一定都会巴不得和我熟络的要死——会为曾经和我同窗而感到骄傲吧。这样想了,心里就开朗起来。
昨天听室友说起,她的数学考了90多分。
对我来说还是很打击的吧。不过想想也确实很合理啊——几乎每一次我踩着点去早自习的时候都可以看到她已经在非常认真的学习。像是后来的会计课,她也总是非常迅速的回答老师课上随意抛出的问题。那些,我应该是早就知道了的啊,人家的努力,从来都没有真正的隐形,所以她的成果也是实实在在无话可说,虽然我承认我不开心。这样还不够吗,我又想起来,在很多次数学课下课,我都能够看到她还有几个同学围着老师问题目的情景。嗯,没有错,那几个,都是上个学期的奖学金得主啊。
冷静下来想的时候应该是感到庆幸的吧。至少我知道啦,这些都是公平的啊,认真付出就有收获。冷静下来想的时候应该感到汗颜了吧,自己真的没有为学业而付出多少实实在在的努力呀。尽管很多次的周末都会去图书馆,那么效率呢?
几乎每天都要浏览一些网页,其中关注的很多的是一些青年作家或者让我感兴趣的公众人物,共同点都是年纪轻轻又活得格外精彩,细细扒他们的微博发现,其实他们也有过不那么出色的时候啊,就像最近震惊到我的是张晓楠。
也是一次偶然的刷微博,网页上推荐了她,于是随手点进去看,稍稍了解了一下才知道原来是新东方总裁俞敏洪的前助理,后离职考上了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生,之后来到央视成为了新闻主播。嗯,我很喜欢这样满满正能量的人生,果断加了关注。
之后刷微博的时候刷到她写的,果然是走励志路线。最近看到她的一篇杂文,说在哥大的时候就想去央视做主持人,跟朋友说起,朋友只是微笑回应。后来她真的去了央视做了主播啊,朋友打电话告诉她:第一次听她说起的时候绝对不相信眼前的小胖妞能够做到主播台的位置。是啊,她为了做主播,回国后从136斤最低的时候减到了80斤。
这简直不能更励志了好吗!
不止她一个啊,我看了一些发现,会打扮的女生都丑过耶,坚持健身身材好的都胖过耶,那些土到掉渣的格言真的是真理——不然也不会烂大街。随便举个例子:”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所以,接下来知道该怎么做了吧。我问我自己。
嗯,这一次是真的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