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知识发展的本质状态
随着观察工具的提升,会出现很多颠覆过往观念的知识(概念)。世界观在不断转化。
客观世界和被解读后的世界
工具主义:把知识当做工具,用来解释和预测。
现实主义 :不仅能解释和预测,还希望能符合现实真实世界。
知识的演化没有方向,有点像达尔文式竞争,知识趋向未必是接近真理。
所有的知识只是基于我们人类对世界的一种解读,解读视角不同,而不是一种世界观比另一种高级。
科学发现的逻辑:科学知识的增长是建立在猜想和反驳之上。
经验主义:经过实验去检测,例如双盲测试。
科学知识的范式转换:
新范式的出现,就好比是从0到1.
常规科学是从1到100,对新范式进行修修补补,增减,符合进化的概念。
但是范式与范式之间的转换,并不存在谁更高级的概念。
什么是一手信息和二手信息?
以解读视角和能力大小区分知识质量。
【2.】甄选好知识的方法
1.科学方法论:非虚构类。与现实结合的,观察实践过,可证伪。
2. 热知识与元知识:术类的,只能解决单一问题的热知识。基础理论、原理、概念都是元知识,可以进行推理和举一反三的效用 —— 一个元知识可以批量解决一类问题。认知科学、健身都属于元知识。
3. 算法心智 : 晶体智力 —— 陈述性的知识储存。 流体智力 —— 程序性知识。自动化提取技能,认知。
以程序性知识为基础选书,要注重作者的思考过程,结论反而不是很重要。
4. 心智程序甄选
多看经济学、逻辑学、决策学等。
5. 人格解读能力:知识都是被人解读出来的。同样的知识解读出的信息不同。每个人的心智程序、经历,知识背景都会影响解读能力。
我应该以什么接口去学习这个新知识?如果没想清楚,就不要学,否则浪费时间。
所学知识要有意义 —— 感兴趣、对未来有用、现在能用等等。
所学知识不能有边界,要有延展拓展功能,就像一张可以无限的拼图一样。
不要吹毛求疵的扣细节,比如某个字是不是错了,某句话某个词是不是用的不合适,讲话方式是不是怪怪的……。关键是要关注其背后的思维框架,思维方式,思维过程。
问答环节:
两本科学方法的书:《科学革命的结构》《科学发现的逻辑》
陈述性知识: 艺术、文学、历史
程序性知识:锻炼个人认知的,思考的概念。进化论、经济学
经济学入门书:薛兆丰的《经济学通识》
鸡汤是安慰剂,安慰了人们的情绪。但是有时候是有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