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先生不但写小说和散文,在剧本方面也有造诣。在这一章中,他讲述了自己写四幕剧剧本《残雾》的经历。
他坦言,自己写剧本是外行。
小说只要文字好、故事好、结构好,或什么什么好,有一方面突出即可引人注意。换言之,写小说只要有胆子就可成篇。
诗写不好,但他也敢写,只要把握住文字足以达情达意,就能写出几行或几百行诗。
写剧本就不一样了,老舍先生深有体会。
说起创作剧本《残雾》,也是事出有因的。文协为筹款想排演一出戏,最后商定就排讽刺剧,并推举他创作剧本。他义无返顾地接受了这个突如其来的任务,以半个月为期完成一部四幕剧作品。时间紧、任务重,在大家的支持下,他每天平均写三千多字,终于按期完成了任务。以下便是他的创作感悟。
初一动手,剧本似乎比什么都容易,文字不像诗那么难,描写也用不着像小说那么细腻,头一幕简直毫不费力就写成了,而且自己感觉也相当好,不禁感叹,这有什么了不得呢?
第二幕就有点儿难度了。一方面需与第一幕无缝衔接,另一方面还要给第三幕铺路。这时候,才发现剧本是另一种东西,它不是小说、诗歌的姊妹,而是另一家人,这一家人彼此的关系也许不是骨肉至亲,可是又没有一点不相关的地方。第二幕要命了!一思虑此幕,就明白第一幕露出许多破绽了,由行云流水变成了百孔千疮。老舍一边咬牙写第二幕,一边想办法给第一幕贴膏药。
如此一来,力量都用在如何使它支持第一幕上,第二幕完成得便勉强了,基本上是凑成的。
第三幕非精彩不可。在此幕中,人物非极端活动不可,如前两幕未能有话即有动作,有动作即有故事与人格的发展,第三幕便非用全力补足不可。不但要补足,还要把第四幕的一切都打点停妥,已备最后的爆发。
人物老不肯动,给他们新事儿,怕与前两幕不合,教他们敷衍前两幕那点儿事吧,就只有空话,而全呆若母鸡!假若是写小说,可以再补充、加新事,可剧中人物不能老独白或说梦话。假如是写诗歌,可以到山使尽山穷时来一段漂亮的文字,专以音节图像之美支撑一会儿,然后再想好主意,可是剧中人不能没事儿就哼诗,这几乎令人绝望。
剧本不可把力量都是在前部,致使后半无疾而终。但先生往往留着力量给后部分,使得前半平平,后半也不是怎么就用不上劲了!
第四幕无疑的是要结束全剧了。故事本已定好,可是经过前三幕的发展,故事多少与原来计划有些出入,而且要特别讨好,盼望比原来想到的更好些的东西,这样简直没法落笔了。出奇制胜本是好办法,可是不能自天外飞来,全无根据。
最没办法的是前面所有的人物本来都有些作用,感到总结束的时间,也不知道的,有好几个人没法下场,偷偷的溜下去,不像话,呆呆的陪榜也怪难为情,都有收场而各自为政,又显得乱七八糟。
为了完成《残雾》,老舍整整受了半个月的苦心,出了不少汗,在有机会饰演以前,他不敢再写剧本。
剧本太难写了,如果老舍先生都持这个观点,我们普通人就更难在这个领域耕耘了。
我一边喝茶,一边阅读这个章节。做完笔记,我也出了一身汗,庆幸自己从未想过学习写剧本这件事,就算有过这个想法,也会知难而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