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现在各种媒体都在尽情地宣传成功,宣传成功人士,就连学校教育中也把各类成功人士作为“楷模”,鼓励学生们去效法。一时间诸如富翁、民营企业家、明星……这些“成功”的象征,都成了人们心目中倾情追逐的偶像、膜拜的对象。笔者倒是觉得,平民苍生,还是应该少一点盲目的成功崇拜。
每个人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都需要接受爱和尊重、同情和关怀,心理学上称此为“积极关注”。成功者收获到比别人更多的积极关注因而令人称羡。时下社会转型,一个人的成功常常仅被误解为对财富和名誉的拥有,而一个人的和谐发展却往往被忽视。
现代社会的确弥散着一种对成功的盲目崇拜,这让许多人一旦无法如愿,心理上便会顺应不良。人本主义大师罗杰斯认为,自我(或理想)与经验(或现实)差距越大,心理就越不健康。
同事刘大姐的儿子从小到大就不是个学习的料,去年高考落榜,分数仅可以报考职业院校。孩子的爸爸主张务实地选择念职业学院,学个一技之长,日后总是可以谋生;而孩子的妈妈则认为,这年头,花时间费金钱去学那些技工技术,将来挣不到大钱,发不了大财,也就是一辈子都不可能成功。
为此,家里的老少长辈分出两派意见:一派是坚持报考职业学院,一派是坚持学习一年语言后准备出国。这明显是家长盲目崇拜成功,因此给孩子灌输不正确的职业导向。
我们应该承认人生价值的多维性,尽可能了解自己的才能倾向,以此为基础去调整对自己、对亲人的期望值。中国人有句老话: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讲的就是价值的多维性。
让卫星上天的是人才,修得好抽水马桶的照样是人才。人生价值的多维性源于社会需要的多样性。如果每个领域的行家里手都可以受到尊重,每个人都能够享受到来自他人多方位的优质服务,整个社会就会愈加和谐。
这就要求从小孩子开始,学校和老师尽可能对学生提供均衡的“积极关注”,即不能有“势利眼”,无论孩子是否聪明漂亮、乖巧听话或获得高分,都能得到爱心和关注,让孩子永远接受向善因素的驱动,成为身心机能完善的健康人。也要求家长正确审视自己的孩子,正确引导适合孩子自身发展的方向。而不是一味跟风、盲目崇拜,看到某公众人物闪眼,就非得安排自己的孩子也朝着这个亮点去追逐、去发展。
窃以为这才是公正的价值判断,更是正向的舆论导向。
| 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务必简信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