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留美北大生王猛(化名)写下一万五千字的长信与父母决裂一事引起各方热议。相比争论谁是谁非,我更关心的是王猛最初写下这封决裂信的目的能达到吗?
这封信一开始,王猛就交代了写这封信有两个目的,一是希望给年轻的父母一些参考,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二是想知道自己在伤害发生后可以做些什么,以帮助自己完成两件大事,就业和建立亲密关系。
先说第一点。
因为我已经不属于年轻的父母,不知道他们看到这封信会怎么想,但愿他们能够引以为戒的,毕竟谁也不想在二三十年以后也收到孩子类似的信,不然那会是怎样的寒心?
但是,孩子的教育是复杂的,父母即便再怎么努力,也不可能在各方面做到尽善尽美,更何况,很多事情从不同的角度去看还会得出完全相反的结论。比如每次下雨都给孩子送伞这件事,在王猛看来是父母关注过度,而没伞的孩子说不定正在羡慕他。
如果孩子出现任何问题都从“原生家庭”去挖掘根源,那么,“天下无不是的父母”肯定会改写成“天下无称职的父母”。真是这样的话,年轻的父母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会不会更加困惑,不知道何去何从?
而近年来,“原生家庭”一词频繁出现,已经成了什么都可以往里装的筐,它究竟背了多少不明不白的黑锅谁能说的清?其实,这种心理分析的方法到底是否科学,从来没有被证实,或者证伪。
再说第二点。
孩子慢慢长大,总有一天,他会发现,原来自己的父母并不是完美无缺的,他们也有这样那样问题,他们也有自己跨不过去的局限,可能还会让自己感觉很委屈,很受伤害,甚至影响了自己人格的发展。
这个时候能做什么我说不好,但是,我却知道有一点是不对的做法,那就是把问题全都推给父母,尤其是当孩子已经成年,甚至走上社会之后。
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林格曼认为,童年的不幸不能决定长大后会出现什么问题,你没有理由将自己的抑郁、焦虑、婚姻不美满、吸毒、攻击性,酗酒或暴怒都怪罪到童年的事件上去。
从王猛的决裂书中,连篇累牍全是对父母的控诉,看不出一丝一毫从自身方面的反思。哪怕父母罪该万死,难道他们没有任何可以称道的地方?而所有问题难道没有自己的一点点责任?
即便父母的教育方式千错万错,如果他们就是这样的人,死活改不了了,难道只有和他们划清界限、彻底决裂才行?
如果父母和子女真的能够决裂,那么王猛应该早就放下了,再提到父母时应该就像提到任何没有关系的陌生人,不会再有任何激烈的反应。但是我们现在却从他的文字不难感到深深的怨恨,哪怕已经拉黑父母几年,他也并没有走出父母的影响,可以说他仍然深陷自己参与编织的网中。
其实,父母和子女,任何形式的拉黑、决裂,也都只是形式的。
与其这样,为何不放过父母,也放过自己?
王猛总是在说父母一直在想方设法控制他,即便真是如此,我觉得父母对他教育的最大失败还不在于此。王猛的人生字典里是否有“感恩”一词我们不得而知,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他也不懂得原谅和宽恕。
我们从小就会说——对不起,没关系,这让我们看起来是个懂礼貌的好孩子。但是,这也让我们潜意识之中以为只有先说“对不起”,才能说“没关系”。所以,很多时候我们和亲人之间越积越深的怨恨是因为一直在等对方先说“对不起”。可是,如果对方不愿意说,或者根本没认识到自己有问题的话,本来可以轻易解开的扣就会变成死疙瘩,变成心结。
为什么我们不能主动说一句没关系,哪怕只是说给自己听?
——“没关系。父母当初做父母的时候也没有准备好做父母。”
——“没关系。父母就这样,已经改不了了,而且他们也老了。我今后不像他们这样就是了。”
——“没关系。我的父母做得再差,他们也不是有意的。”
——“没关系。我已经长大了。”
……
当然,很多人说不出这三个字恰恰是因为没有真正长大。
说一句“没关系”的意义,不只是要显得有礼貌,也不是要显示高姿态,而是表示谅解。当我们谅解别人的时候,不仅能缓和双方的关系,更为重要的是,也能卸下压在我们心头的担子。
不管怎么说,在各种亲密关系里,父母是最能体谅子女的,双方的关系也是最容易修复的,王猛的父母也一再表示想和他沟通,家里的大门也是敞开的。王猛如果想学习如何建立亲密关系,现在最应该做的是去尝试修复和父母的关系。这个关系处不好,很难想象将来怎么处理好和妻子及子女的关系。
王猛如今已过而立之年,或许,之前求学以及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多多少少还可以归因于父母,但是,如果不从自身找原因,不努力改变自己,说不定多年之后,又会看到一封“决裂书”。
但愿我们都能从这件事上学到一些东西,无论是父母,还是子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