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话在整个社会异常流行,而且你要是辩驳,还有可能被安上一个“为富不仁,破坏社会和谐,万恶的资本主义者”等等的罪名,这句话是:你有钱了不起啊!
从唯物辩证主义的角度来讲,其实这句话在有些时候并没有错,有钱有时候确实也没什么了不起的,比如就有另一句话来作为佐证:金钱不是万能的。有再多的钱也买不了长生不老,有再多的钱也买不了一天25个小时。但是,当我们的至亲好友得了重病,只要花费足够多的钱就能挽回生命的时候;当我们想要节省更多的时间花费在更有价值的事情的时候;当我们可以用金钱去体验更多未知的领域的时候……不得不承认,这些个时候,有钱还真比没钱要了不起。
而且,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凡是说“你有钱了不起”这种话的人,一般都不是有钱人,而且经常是在金钱面前碰壁的时候才会呐喊出这样的话。
那么究竟为什么会是这样的现象呢?之前我也一直百思不得其解,甚至我自己都曾经呐喊出同样的所谓“心声”,干脆还不只一次,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反而是境遇愈来愈糟糕,今天看到李笑来老师的一篇文章,才发现原来原因很简单,笑来老师给出的解释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大脑,都内嵌着一个“自我保护机制”,它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尽量去保证自己不会产生“心理崩溃”,当我们没钱的时候,这种自我保护机制就会自动跳出来,尝试着给我们找到另一个能让我们心安,不至于使我们崩溃的解释。
更可怕的是,一旦我们习惯于这种“自我保护机制”的欺骗,久而久之,我们就会信以为真,认为“自我保护机制”给予我们的理由就是事实或真想本身,殊不知,这其实就是在不断地为自己找借口,完全不会去考虑其他的因素,只会生搬硬套一些东西,强硬凑成一个勉强可以骗过自己的理由,多次之后就会形成习惯,最终彻底失去了“分析能力”。
而高手与普通人之间的区别很大程度上就在于有没有强有力的“分析能力”,普通人很少去仔细分析一件事的成因,或者只会从单一的简单维度进行分析,再复杂一点就不会了。而高手却会细细琢磨自己所经手的事,每一个细节都会进行咀嚼,在普通人看来这多累啊,在前期这样做确实会花比较多的时间,但一旦形成习惯,就有可能养成一种直觉,很多事情他们只要稍一思考,就能直达事物的本质。
我对比了我父亲和我姨丈两个人,他们的思维模式和行事方法完美地体现了“分析能力决定了一个人的层次”,我父亲崇尚所谓的“简单”,在他看来,凡事简单点就好,不用过多地去琢磨;我姨丈则不同,我经常看到他一个人坐在阳台上琢磨一件事该怎么入手,跟他一起小酌两杯时,他也跟我说过,他在去见客户或者政府官员时,都会事先在脑子里演练一遍:见了面该怎么开口?怎么说会更好?如果我这么说对方会怎么说?根据对方的反应,我又该如何应对?而且每一次事情结束之后,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他都会进行复盘。所以结果大家应该也可以预测得到,我父亲性格比较耿直,因为这他取得了一点小成就,但始终无法进一步突破,而我姨丈的成就却是日新月异,与日俱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