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职业经理人,如果有“重点领导或参与IPD/ISC流程的设计与推行”的经验,这会是一个很重的份量。因为,像华为近万亿级规模的企业,主干流程也仅17条。
流程管理(第5版)中将流程盘点经验提练为:宁连不断、频率分开、亮点在节、追求在章、命名两端等。
其中追求在章,这里的章即指企业级的流程(如LTC、ISC等)这一级别的流程设计、优化和推行。
流程推行过程中,流程边界及其间的交互(中枢站)识别和连接非常重要,就如地铁1号线路和2号线如有换乘,那么这个换乘站的设计、建造非常核心。
如果说活动之间的拉通是推倒跨岗(跨部门)的墙,那么主干流程边界及枢纽的拉通,则是从企业管理总体架构和顶层设计的思考出发,是一种更卓越的素质和能力。
这么多年,应该说LTC、OTD、ITR、DSTE、ISC流程都有切身的深度参与和感知,这些实践,无疑提升了对企业经营的认知,遇到问题,能从更高的占位,去思考和破题。
我们常说,没有机会参与IPD流程,也是一件比较遗憾的事,在章这一级别的流程中,IPD流程是非常关键和重要的。
打仗靠武器,这个武器就是公司的产品,这个产品要有竞争力(质量、品质、交付效率),离不开IPD流程的支撑;好的质量、成本,是设计出来的。
最近参与了寻源到淘汰流程(STP流程,或称ISC流程),也会有力的支撑成本和交付,该流程与IPD流程有着紧密的连接;我们试图以ISC流程切入,来理解和学习IPD流程。
不同于MTS(按库制造)交付模式,我们基本上是ETO(按设计制造)交付模式,同样IPD流程也是基于这样的业务场景,所以,IPD流程的触点来源于获取商机,识别客户的需求。
华为这么量级的企业,也慎提技术驱动,而注重客需驱动;
任正非指出:要研究新技术,但是不能技术唯上,而要研究客户需求,根据客户需求来做产品,技术是工具。
在客需解读(这里还要考虑标准解读以及场景解读,后续有机会再详述)的过程中,往往会物料优选;
而物料优选在考虑通用化的前提下,总体原则会遵循同质价优,或同价质优;在IPD流程中的物料优选,会与ISC流程有紧密的连接。
物料优选,背后核心是选供应商,供应商是物料的主人,也是同质价优或同价质优的保障者。
所以,物料优选过程中,会调取ISC流程中的大量活动,去支撑研发出好的产品,打造好的武器(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