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的时候,一道关于in和on的英语题,让我觉得自己在英语上是笨的,这辈子都不会也不能把英语学好。
事情是怎么样的呢?英语老师叫了我们班英语成绩最好的同学回答问题,他回答错了。他平时一副盛气凌人不可一世的样子,而我英语成绩差他对我的态度更是不好,老师也是如此,我像为了证明自己,也像是要打击他,他答错了之后我就立马举手,被老师叫起来然后接替了他,带着激动忐忑和不安,老师带着无所谓和看透一切的淡然,而他带着些许无所谓和轻蔑。
然我答对了,自然而然的老师以为我是蒙的,带着轻视和不相信(我以为的)不在意的让我坐下了,我对别人的情绪很敏感,当时就觉得很受伤,又不断自我安慰,越自我安慰越是印象深刻,伤心不已。我在英语上太笨了,我永远也学不会更学不好,这一印象在我心里直到高中毕业,英语也一直是得不到甚至总分一半的分数,我的努力总是带着“我不行”的想法,没有任何的成效。
复读了一年,只用了一两个月的时间,成绩就能上一百分,英语成绩平时也就六十多,到最后甚至可达一百三。事情的经过也有点不太严肃的样子,因为当时老师提三个单词,一个都不会,被扔出去背单词,外面就我自己一个人,无聊的很,就看英语课本打发时间,一两个月之后成绩竟然突飞猛进。
原来并不是那个老师以为的那样,也不是我自己以为的那样,那只是别人对我的定义,和自己对自己的定义,那是一种留在心里的束缚和限制,它限制我成为更多可能的我,只在那个狭隘的定一下挣扎却挣扎不开。
高二的时候,身边都是“你很聪明”的声音,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老师以及周围的同学,都在以不同的形式诉说着同一个事情。只是那时候的我比较通透豁达,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知道得到想要的东西需要付出怎样的努力,那时候我想要简单平凡,一定的成绩,就在前期试探,后期就知道了在我水平下,想要什么,付出什么。当他们说我聪明时我在想,不,不是的,或许有,也只是一点点而已,并不是他们说的那样夸张。
我知道我要成为的样子,我成为了我成为的样子,别人便定义那是我的样子。
然,别人眼中的你是你也不是你,因为你有千姿百态,你希望成为什么样,希望别人看到什么样,在别人眼里你就是什么样的,或者你随波逐流,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想成为什么,那你顺着你的道在走,成全了那句“无为而治”,然后成为毫无作为的样子。
当你有了一个很大的梦想或目标时,不要害怕,更不要退缩,想着目标,然后努力,因为没有人知道你能成为的最优秀的样子,自然也包括你自己,所以你只管放下所有包袱去努力,不要管别人的定义或在意,甚至不用管自己的,只管努力成为理想中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