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快结束的时候,我的咨询师看着我说:你要和你妈妈相反。我停顿了一下,脑袋是空白的。过了一会儿,我对这句话依然没有太多感觉,但下意识地觉得,这句话可能是对的。
后来我想到,我确实不认同我妈,所以很多时候,我要求自己不能和她身上让我讨厌的部分一样。
我第一次对“认同”这个字眼有感觉,是在上大学时,听广播,说到人们身在异地,会有想念家乡,其实是因为认同自己家乡水土。我一下子惊到了,就是这样,我吃不惯外面的饭菜,觉得外面的天气都怪怪的,甚至脚下的地都踩不踏实。而我脑袋里想的,确实总是我小时候的饭菜,家乡的风景和生活。我因此想到了,人会对很多东西认同,当然也会对很多事情不认同。随着时间的积累,这些认同和不认同,一起组成了一个人的模样。
1.从外界对我们的认同开始
早年,人通过他人的认同和肯定,来证明自己存在,甚至是“好”的存在。慢慢地,外界的回应会内化成稳定的不依赖外部世界的来自自我的认同。
这话会有点绕,举个例子,早年重要的抚育者总是欣赏这个孩子,表达出对这个孩子的爱和肯定。那么,这个孩子会相信,自己是很惹人爱的、是好的。这种关于自我的信念沉淀下来后,即便有人指责我,我的感觉可能不太好,但我知道仅仅是我某件事做错了,但我本人还不错。而不会泛化地认为我很糟糕。因此,这样的自我认同往往能让这个人具有良好适应性。再例如,当一个孩子在做家务时,父母非常高兴,这个孩子可能会形成长期的信念,这么做是好的。
重要他人对我们的某些部分的认可,会转化成我们对自己这部分的认同。同样的,重要他人的不认同,也很可能会转化成我们对自己的不认同,从而变成我们的内心冲突。对于被认同的部分,我们肯定乐意展示出来,不被认同的部分,往往受到压抑和隐藏
2.主动选择的认同
但一个人成长成什么样的,并不总是被动的。在成长的过程中,个体也会自己选择认同的对象和认同的事物(比方说偶像),同时也会自己去屏蔽一些东西。
我妈脾气暴躁,容易对我发火和指责,总是会伤到我。最初无法消化,甚至也会变得情绪化严重。随着自我意识慢慢成熟,我会有一个强大的信念,一定不能像她这样,我不可以暴躁,我要是温和的,讲道理的,体谅人的。
平平常常的生活,就足以让我们了解到丰富的生活,足以让我们知道什么是糟糕的,什么是让人讨厌的,都会有不认同的事物。这些不认同,会驱使你变得不一样。
社会主流价值观所推崇的品质和人物最容易使我们产生认同,成为我们学习和模仿的对象。
身边没有好的认同和模仿对象的时候,书本里面的道理和书本里面的人,成了我自动认同和模仿的对象。比方说要刻苦努力、拾金不昧、乐于助人、克服困难等等。
可是一篇课文通常只讲一个道理,人不成熟的时候常常会把这些统统吃掉,不了解他们之间的联系,不知道所谓好的品质、坏的品质如何调和。所以就显得很刻板,硬邦邦的不懂变通,常常碰壁。当一些想法相互冲撞时,又不懂如何调和,就显得堂吉诃德式的义气和傻气。青少年就会常常表现出这种认知失调带来的矛盾和混乱。
人会自觉倾向于取得社会主流价值观的认同,这和自尊有关。所以小孩最初的偶像和模仿对象总是那些大人物,那些标杆性的人。但随着生活范围的扩大,社会意识形态的多元化,一个人可以在很多的社会场景中去寻找自己的认同对象。
我身边的老师同学同事,常常是我观察和学习的对象。我喜欢看访谈类的节目,演讲类的节目。我总在去看,别人我的生活态度和行为方式有什么不同,哪个更可取,或者是否值得借鉴。由此,我在不同的人身上,认同不同的东西,都吸纳到我自己身上来,变成我自己的。
3.选择认同自己
外界对我们的认同或者不认同,或者我们对外界的认同或者不认同,让我们慢慢确定,我是谁,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是每个人自我同一性探索的必经之路。
但如果你是因为被否定后被迫认同其他,那可能生活会变得非常艰难。
有人内向,不喜欢热闹。但是ta认同的信念是,外向和擅长社交才是好的。那么ta可能会走上迎合他人和不断为难自己的路,这会给ta带来很大的内心冲突。
大部分人普普通通,没有过人的才能,有自己的缺点,也有自己的优点。但ta认同的是成功,认为成功是最重要的,人一定要出人头地,获得辉煌成就。那么ta可能就和自己怼上了,拼命死磕自己的缺点,想让自己变得完美,想让自己显得优秀。效果如何且不谈,同样会给ta带来很大的内心冲突。
一个人认同什么,别人可能无权干涉,但只有你自己清楚,这个信念是不是你自己的,是不是符合你的个性的,让你觉得自然和舒服的。在如此多元化的现代社会,各种各样的群体都有,你不必怕你不这样想或者这样做会被拒绝,从而被迫认同。先找到你自己,你认可了自己,一定会找到认可你的人和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