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对不起,我食言了,因为我又熬夜了。
昨晚11点半的时候,我还趴在床上研究“范蠡”这个人物。
我桌子上有一本本地的宣传部门编印的读书学习伴你行活动系列丛书,这本小册子被我翻了多少遍,我喜欢里面精选的文章。昨晚随手翻到《卧薪尝胆》,我欣赏里面的这两个人物:
一是勾践。他“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还经常自言自语,说:“女忘会稽山之耻邪?”一个有清醒自知的人物是多么了不起。肯于吃苦,知耻而后勇,永不坠青云之志,具备这三个条件,复国雪耻一定是早晚的事。
第二个就是范蠡。这个人物颇有些意思,他辅佐勾践二十余年,助其灭吴,为上将军。后泛海至齐国,努力耕作、经商而致富,齐王拜为相。三年后,归隐散财而去,定于于陶。用现在人的话说,每每功成名就而辞官归隐,这不是有病吗?
范蠡到底有没有病,要看和他一起的文种。文种当年和范蠡同为勾践谋臣。帮助勾践灭吴后,文种继续留在越国,后来为勾践所不容,被赐剑自刎而死。
范蠡与文种相比,谁更聪明一点儿呢?
识时务,能激流勇退,舍得抛却到手的荣华富贵,这就是范蠡的高明之处。
很多事情,坏就坏在脑子上,脑子不清醒,身家性命都不保。
02
当年喜欢“太史公曰”,但没有时间和精力读完,起头时兴致满满,遇到不认识的字,都要拿来汉语词典好好研究一番,到后来,愈觉枯燥乏味,直到实在读不下去了,于是暂且束之高阁。今天想来,不是此书枯燥,而是我的心太焦躁。前人,准确的说还是一个废人,把中国的那段历史写得如此精采,可怜的我,连读下去的勇气和毅力都没有,所以我总是一知半解。
其实,我想,这也恐怕是大多数人的读书常态吧。
读书,尤其是一些有点难度的书,总是要花费一些时间和气力的吧。
有个选择题:给你一本《史记》放于你的案头,给你一部智能手机放于你的手边,选哪一个?
谁不选玩智能手机啊,那本沉甸甸的《史记》,除了专门研究历史的人外,还有多少人肯静下心来认真地研读呢?
所以,我们总是陷于浮浅,沦于傻呆。
我们做事情,总是耐不住性子。我们,是不是太过着急了?
我们对什么都大体可能差不多的知道点儿,但没有长时间的沉淀和浸润,我们对什么也不权威也不够专业,我们没有发言权。
简言之,在很多方面,我们其实都是充当了一个“门外汉”的角色。
换言之,我们只是看热闹,不懂门道。
好在,当我发现这些的问题时,我已经在路上了。我相信,只要开始了,一切都不算太晚。
03
前几日,根据信微推荐,网购了吕思勉的《你一定爱读的极简中国史》。
读过大半,文字耐读,当然也很权威。
生而为人,我总要搞清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吧?
04
那天读了一篇文章,讲的是应聘的事。
文章说,大多数面试我们的HR都会保留最后一个随便聊的问题,那就是:
你平时下班后都干些什么?
其实,这就是个“坑”。不起眼的问题,才是真正的关键所在。
想想,你平时下班后都干些什么了?
人与人的不同,就是在下班之后吧。
不要再说某某某靠关系,某某某有背景之类的话了,提升自己比瞎琢磨这些更有用。
别人受的苦,你可能并不知道。
这几天,微信上疯传《日本拳手对杨建平脸上吐口水,老杨怒了冲上擂台一脚OK日本和教练》视频,那个痛快,那个解气,那个潇洒,我们国人无不点赞。
那个视频我看了不下十遍,老杨的那几招也模仿得差不多了。
后来,我百度了一下,原来是搞错了,这个只是一个娱乐性质的表演。
其实,我想的更多的是,假如这段视频是真的,没有那两下子的老杨,如何给我们泱泱大中华争气?
没有真本事,人家不欺负你才怪呢?
著名学者、北京电影学院崔卫平教授2013年3月26日受邀到西北政法大学的课堂上演讲说过一段话:
“你所站立的那个地方,正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国便不黑暗。”
等靠,其实是啥也等不来的。
把行动交给现在,把结果交给时间。只要开始了,一切都不算晚。
Come on ba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