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七年
主题
第二课:胡慎之-了解,是为了接受;修复,成为自己的途径
孩子与妈妈,各自需要什么样的功课,具备什么样的能力。作为孩子具备健康的人格,会影响其一生的方方面面。
1岁前的主要功课是很好的活着,好坏取决于妈妈,妈妈会决定孩子自我的价值,人格最基础原始价值部分:建立自妈妈如何照顾、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最初的价值是由他人给予的。
1岁后开始生命的功课,与应试教育的功课存在根本差异。
第一个功课:好奇感。需要孩子完成爬行、行走等能力。很多养育者会出现替代情况,会削弱孩子的成就体验。
第二个功课:认知世界:什么是我可以控制的,什么是不可以控制的;什么是可以达成的,什么不可以达成,世界是按什么规律来运作等(提及武志红巨婴概念:0-1岁的全能感、共生无边界、无法承受的自恋破碎(直接体现是愤怒、责备、推卸责任))抚养者是允许且给予孩子条件去探索世界。
第三个功课:分清你我,建立核心的“我”,妈妈和我不是一体。
第四个功课:从一元到二元到三元,建立关系的能力。
这些功课需要养育者帮助孩子来完成,所以妈妈会有自己相应的功课:一、承认和看到宝宝是一个人,不是我的一个部分(孩子不是我的一个部分,不是受我的掌控与操纵的),他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行为模式、自己的喜怒哀乐。二、打破作为妈妈这种美妙的感觉:当孩子不按自己意愿行事时的挫败感。三、孩子与其他人建立关系,也可以是妈妈幼年时没有完成的功课,“分离”:妈妈可以承受这种分离的感受。四、妈妈需要承担更多的事情,更好的照顾宝宝(比如辅食的制作提供、清洁更多脏乱的环境、更多的麻烦等),更好的共情能力。
妈妈通过功课获取什么能力:一、共情能力(非察言观色、投其所好):可以敏感的捕捉到对方的情绪。(可以表达自己的情绪、对方是可以接纳的,作为1岁后的主要抚养者,要能够让孩子在遭受各种情况时表达出自己当时的情绪感受,并且接纳)。二、独处的能力,可以一个人很安心的待着。三、尊重别人边界的能力,对方是独自的一个人(不要牺牲自己去满足别人,类似“我为你好”,希望别人也可以牺牲自己去满足别人,例如“有一种冷,叫你妈觉得你冷”、“这碗饭你必须吃完”、
1-2岁孩子进入偏执分裂期,就是我要维护我自己的东西、坚持做自己:比如会恶搞妈妈,一定做妈妈不允许做的事情,妈妈拒绝后孩子还是坚持,目的在于获得妈妈的认可。
佛洛依德有个“肛欲期“,也在1-2岁期间,就是孩子要控制自己的大小便,提及中国人提前训练孩子大小便会影响孩子自己控制大小便的成就体验,引申出中国人特别容易争论,在于害怕自己失去控制权。(感谢有尿不湿,感谢我们这些不去提前训练如厕的”懒妈妈们”)这么小的孩子会认为大便是自己的一部分,提前将大便排出来,那么有些孩子喜欢玩大便,有甚者会吃大便,源自他认为大便是他的一部分,这是一个正常现象。
1-2岁期间要让孩子有自己的掌控感,过多控制不遵循孩子发展的规律,会给孩子带来失控感,到成年期容易变成这一生都在追求掌控感、出现过渡补偿等。
1-2岁的孩子还有一个就是自我满足的能力,觉得做到一些感觉不错,内心会很美好,并可以泛化到感觉身边一切都是美好的。被很好满足的孩子,成年后不易受人影响,且懂得尊重他人,善意的与他人相处;反之,一有机会便会去补偿性的满足自己,不断追求被满足的感觉。
由上引申出还需要尊重事实的能力,现实检验的能力,如何让孩子有这种能力:当他摔倒时,告诉他不小心走路就是会摔倒,摔倒了是会疼,对孩子不要保护过多,要允许孩子跟自己分开,会影响孩子无法完成这种对于现实检验的体现。(妈妈的自我价值满足来自为家庭、为孩子的付出;当与丈夫的关系无法美好时,会将重心放在孩子身上,但需要分离时会无法分离,把孩子当成了自己的一部分)。
1-2岁期间还培养专注力,即自我负责。比如当孩子自己在研究什么东西,妈妈为了确认孩子安全经常去打扰;还不能很好自助进食时经常被说这样不对、这样会脏一类的打扰;妈妈要能接受孩子在进行探索、训练过程中的失误,及由此带来的工作量、焦虑感,不要去侵犯、打搅、掌控孩子。当孩子专注于做某事时,要能去鉴别自己脑子里“不能放任孩子这样,这样是不对的”的话语,不要去打扰孩子。
2岁左右,这些能力具备了,那就可以很好的去过渡到3-5岁,但如果没有具备,那么后面总要去偿还。
---生命没有太多意义,更多是生老病死,如果一定要说意义,那么便是我们如何去赋予生命的意义。 cherry(20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