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我们说,每年一次的“423读书日”,可谓馆中重中之重,筹备活动时间之长,参加人员之广,战线之长,属于年度活动之最。今年有幸参加一次会场工作,其中感悟良多。
一、活动开始前
当通知我参与此项活动时,很感谢提携我的前辈。本以为属于通知类性质,结果真正做下来,和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样。
1、复制会议流程。
分发给各个环节的人员。音响、字幕、ppt点击者。
2、和礼仪 彩排。
彩排的过程,也是细磨的过程。彩排的时候,印象比较深得是,类似导演角色的同事,要把幻灯片从头播放,有人把主持的台词念一遍,导演要安排好片子播放和切换的点。因为今年为改革后的第一年,邀请的嘉宾和以往的分量也完全不同。所以,自己彩排两次,中心彩排一次,领导再来一次。
彩排的过程,更多像个局外者。从局外人的身份,看彩排的过程,觉得办公室的工作很琐碎,也需要很细致。每个大型活动的背后,都有着不同的艰辛。
3、通知领奖嘉宾到场时间
从领导手中拿到一份手写的嘉宾名单,挨个打电话通知。不放心,又发送短信一条,以备查阅。哈哈。会议当天,没想到真的有老师给我打电话,算是准备工作没白做。
通知中,我头一次觉得别人短信的重要性。发了十几条短信,只有一位老师给我回复。如果以后有人发通知给我,我也会给她回复的,算是一种对工作的认可吧。哈哈。也许短信太多,都没时间来得及阅读。工作只要做到自己觉得尽了全力就好。
二、活动进行时
活动开始后,我站在座位和后台的中间位置。除了之前通知领奖人上台外,这个位置需要应对外来领导秘书的工作安排,需要领导随时的通知,以及各种能想到的连接。考验记忆力的时刻来临了。做的好的,做的不好的,都值得记录、复盘,以备下次做的更好。
做的不好的地方
1、人员确认。领导嘉宾通知有误一位。因为其他领奖人都坐于会场左侧,有两位领导级别的人,需位列主席台。一位因为临时有事,替换另一位来。当时早上和领导碰此事的时候,领导告诉我换人,然后说了一个姓名,我记下来后去第一排价签查找。记下名字,后交待给同事帮忙引导。幸亏每项活动都是提前备场,所以没有耽误后续找人。但如果当时领导告知姓名后,我能写下来然后和领导核对,这个问题应该就可以避免。小问题再关键时刻也会成为大问题。
2、备场时机。开场后有两个团体表演项目。再通知第三个外国人及下一个奖项登台的时候,都赶着团体表演人员下台的时刻,上另一个节目上台。“迎头赶上”的感觉,时机冲突。如果时间点选择的再好一点。等团体下台,下一个节目稳稳的上台也未尝不可。干活不能“操之过急”也很重要。完美衔接后,都需要提前考虑。
3、引导。因为涉及馆内领导讲话、上级领导讲话,以及上台前的引台,在此项工作前,完全没想到还包括此部分。
比如上级领导讲话开始前,他的秘书就先来提醒我们要引导领导上台,引导到指定位置。领导还没讲话,秘书又来确定领导讲话的时间;领导准备要上台了,秘书又来送一份领导演讲稿,担心领导未带,而且嘱咐引导下台,如果未归位,则直接开始书写。各个备选预案想的特别周到。当然,领导没走错位置,没忘记带稿,一切都顺利完成。但秘书把各个最坏的打算都提前演练了一遍。再比如馆内领导还没上台前,*主任就提前来问何时登场,然后提醒领导。领导登场前,把领导需要的道具准备好。领导备场时,让有工作人员陪同。
作为登台的引导,总结下来,以下几点
(1)了解环节。明确领导登台时间,提前提醒。
(2)领导登台前,做好预案,应对各种突发。
(3)如有备场,做好陪同。
(4)登场前后,做好引导。
三、活动完成后
活动完成后,帮忙通知两位人员进行电视台记者访问。发现电视台的人在谈话时,特别有技巧,能让人在特别放松的情况下,说出他们需要的信息。
活动认识了一些人。没想到还有参会的领导、老师来加微信,也算是对今天工作的一个肯定吧。
如果还有下次,我会怎么做呢?
1、形象
昨天好久没见的好友聚会,回家太晚。早上没时间整理好发型。鞋子没来得及再选择。
2、协调能力和全局观念。
因为只把任务盯到领奖嘉宾这块,完全忽视了全局看问题的能力。对于各环节的提前提醒、引导,之前完全没注意到。把握大局,有大局观念很重要。
3、沟通能力
沟通能力,与嘉宾的沟通,与领导的沟通,与后场人员的沟通,都是沟通。如果选择精简的话语,明白的表达意思很重要。在着急的时候,也要稳重,保持平和的语速。今天觉得语速还是个别时候有些快。
看到很重要,参与更重要。希望留下这些经验,必备下次之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