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乱弹》2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游子吟》
此乃唐诗经典之一,由于把母爱呈现得朴实无华、真实生动,而引起发一千多年以来,不计其数读者、听者的共鸣;脍炙人口,妇孺皆知。
好诗!
诗格堪称一流,令人敬服得五体投地狱。
不过,品鉴此诗,最好不要知道作者生平。因为,会做好诗的,未必会做好人。
诗人孟郊,所谓苦吟诗人,尽管诗格牛叉,可惜其人格……恕我怪胎直言,不敢恭维。
比较槽糕……比较糟糕……比较糟糕。
要是知道作者人格比较糟糕的话,会如同你吃蛋糕的时候,突然想到,蛋,是从鸡屁股诞生出来的;而鸡屁股还是鸡粪、鸡尿的出口,臭不可闻。
不过,人类就是强大,恶心不死。
记得小时候,有一次出于好奇,我就曾用手指探查过鸡蛋出口的构造,然后手都不洗,就去抓煮熟了的鸡蛋……
闲话少说言归正传。
《游子吟》作者孟郊,其人格跟诗格到底有不相称,有多二流,甚至不入流呢?
孟郊,唐朝诗人。据《唐书》记载,此人从小就性格孤僻,长大成人后,竟然跟父母亲都不合群,离家出走,跑到河南嵩山隐居去了。
去干嘛?
写诗。
孟郊写诗的状况,异乎寻常。说好听点,是刻苦用功;说难听点,是走火入魔,丧失了做人最基本的担当:对父母冷若冰霜,不承担应尽的责任义务。
动物尚且知道反哺。孟郊是人,喝过大瓶大瓶墨水的文人,居然做人做到了这份上,哎。令人无语。
孟郊,江湖人称“诗囚”。
诗囚,诗歌囚徒。顾名思义,就跟当代房囚、车囚、钱囚样,心里只有房子、心里只有车子,心里只有金钱,而六亲不认。
公元801年,孟郊已经51岁,终于听了母亲的话,到洛阳应试,被筛选为溧阳(在今江苏省)县尉。
可惜,狗改不了吃屎;诗囚就是诗囚。由于痴迷于作诗,孟郊很不称职,耽误了许多公务。
县令怜悯其文才,怕饿死他,不忍心炒鱿鱼,只是用孟郊一半的薪俸,另外聘用了一个人代工。
县尉一职,本来俸禄就不高,孟郊又不向其他贪官污吏学习搜刮民脂民膏,如此一来,更是杯水车薪。
孟郊于是照旧穷困潦倒,自身难保,当然无能对父母报答养育之恩。
幸好,孟郊父亲也做过多年小吏,长期省吃俭用惯了,靠微薄的储蓄,老两口倒也可以勉强度日,苟延残喘。
据考证,唐朝人的平均寿命只有30岁。假如其母十五岁分娩,到孟郊51岁可以自食其力,不再继续啃老,母亲已然66岁高龄上下左右。要是老母不是如此高寿,临死见不到儿子最后一眼,会不会瞑目呢,则只有天知道了。
万幸的是,老母高寿!
老母万幸的是,儿子居然从诗歌牢笼里走了出来,挣钱活命了。
有句话说得好:浪子回头金不换。
难得呀。
据考证,《游子吟》正是孟郊做县尉期间写出来的大作。
问题来了:《游子吟》究竟怎样的优秀,怎么可以达到妇孺皆知,从而流传千古的至高境界呢?
接下来,我们来赏析一下。
※※※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慈母”,慈祥母亲。“慈”字用得好,挽救了作者自己人品的格调。说明作者还是人,尚懂人性,尚有人味。
要是用“母亲”、“老母”,就铁石心肠,冷血得如同畜生了。
“游子”,游荡儿子,定位还算马马虎虎,假如用“逆子”就准确多了。
“线”、“衣”两种意象,平淡无奇,平庸之极;乏善可陈。
开头二行诗,宛如两个特写镜头;一个是家里慈祥母亲手里的针线,另一个是在外地游荡儿子身上穿的衣服。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临行”,临走,指作者准备出发。
“密密缝”,特指慈母手中的针线活。
这三个字,明白如话,朴素之极,却如异峰突起,宛如晴天霹雳,极具张力,震耳发聩。
都说“人在做,天在看”。
原来,不仅仅天在看!慈母在做,不肖儿子也在看。
孟郊,这位被关在诗歌牢笼里的逆子,居然看到了母亲的慈祥!
那一针一线,密密麻麻地缝制,是为了出外游荡的宝贝儿子,尽量遮风挡雨;更是絮絮叨叨地叮嘱:要是常回家看看就好了,就怕你忘了回家的路,好久好久都不回来。
儿子毕竟是母亲身上掉下来的肉,再不肖,母亲都希望离家出走的儿子早点回家。
这就是母爱,无私的母爱!
慈祥母亲的作,润物细无声;催人泪下。
纵然铁石心肠,朽木不可雕也,也会被感动。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谁言”,谁说。此乃反问句式。
“寸草”,矮草、小草。
“三春”,不是指三个春天。古时候,农历正月称孟春,二月称仲春,三月称季春。三春,仅指一个春季的时间。
“晖”,阳光、光辉。
作者还真的不算没救,居然把自己思念母亲的心,比作小草的心。
与此同时,把母爱比作春天般温暖的阳光。
“报得”,报答。
作者在最后两行,采用反问手法,如同武林高手使出一招神龙摆尾,顷刻间足以上天入地,醍醐灌顶,惊世骇俗。
大意是扪心自问——对于整整齐齐一个季度春天阳光般,宛如滔滔江水绵绵不绝的母爱,区区小草似的游子,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怎能报答万一?
养育之恩大如天哪!
诗经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行文到此,戛然而止。
读者却难免心潮起伏,情难自禁,被伟大母爱感动得……感动得……感动得……
唏嘘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