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会人员:梁枢 方宏 孙晨 赵志彬 徐群 蔡梦雨 李琴 苏钱宏 周宪 宫启隆 田地
请假:王艺霖 毛敦 孟凡扬 姜展
会议摘要:
1、梁枢师兄分享论文初稿《“一分为三”与“组织双元”—基于传统儒学辩证哲学的解读与思考》
2、钱宏、周宪分享论文初稿《资源编排文献回顾》
3、孙晨师姐分享论文研究进展《国际化速度与企业价值关系研究—创新能力的中介作用》
4、志彬师兄分享论文研究进展《链内攀升与跨链嵌入:跨国EMS企业动态能力演化 ——基于Sanmina公司的案例研究》
5、徐群师兄分享论文研究进展《企业国际化之路的社会责任研究:组织声誉和变革价值观的调节作用》
会议内容:
一、梁枢师兄就论文《“一分为三”与“组织双元”》进行分享。该文章用庞朴先生“一分为三”的哲学视角解读双元。
老师建议:
1、引言部分:引言部分需重新推敲,如“从而很难找到……”可以删掉、因为我们也仅是哲学解读,也不要直接以“山东大学庞朴”开头,略为唐突。
2、建议分三层:
(1)“双元”的起源、内涵、对战略与组织的意义,即强调重要性;
(2)“双元”虽是组织与战略层面,但和中国哲学是相通的,近年来有许多中国学者对其进行了解读,一定要提到像李平、李鑫、陈明哲这几位学者,像“阴阳”、“灰度”、“悖论”他们都有涉猎;
(3)本文则是以山东大学庞朴“一分为三”哲学观点进行进一步解读。
3、师兄与老师讨论:
师兄:组织双元现在存在的问题要提吗?
老师:“双元”起源于马奇,后来研究双元的平衡对绩效的影响是正向的吗?但它不是简单的平衡,其实这里也可以多说一点机理与实现机制等等,如领导力、组织氛围等;第二部分略显生硬,就围绕庞朴先生的《一分为三》和《中庸评议》展现出来就可以,不需要太多。在用“一分为三”解释时,“调和双元”有点绝对,推敲严密性差一些,不是特别合理。而且循环双元对应中小企业也略牵强,很多中小企业在市场环境中就已经死掉了。咱们不一定每一种都解读,解读典型的就可以。
回去再推敲一下,10号论文要成形,结构也要调整一下,略散乱,摘要由老师来写。建议师兄看老师推荐的文章,还有李鑫在研究悖论的论文里有一个图,可参考。老师再次对大师兄的高效率进行肯定和表扬。
二、钱宏周宪分享资源编排文献回顾
钱宏与老师的讨论:
问题一:第二部分是否可以和引言融合,引言直接引出学术脉络
老师答:引言是最后写,要比后面的更精炼,不是简单重复。
问题二:动态能力、动态管理能力 和资产编排之间存在的关系,怎么在文章体现?
老师答:应该这样梳理:从Penrose开始研究是正确的,她原来在回答“企业是什么”这个问题时首次加入了管理者角色;后来到RBV巴尼也是走经济学路子,认为产品同质,是满足那几点的要素决定竞争优势,没有了管理者的角色;后来的研究开始分成以Sirmon为代表的资源管理理论和Helfat为代表的资产编排理论;再到动态管理能力,包括管理者的人力资本、认知等等。
问题三:书里面不确定页码如何找到?结点07年?
老师答:可以发邮件给作者,建议还是07年。
老师建议:
1、第三部分深度不够,只是按文章里来画,一定要跳出框,内容没问题,可以考虑二三部分合并。
2、第四第五部分可结合,尝试可视化软件,展现一下再加上文字描述。
3、筛选的文献60篇太少,其实我看Sirmon的文章没有感觉,其实真正的资源编排应该是,管理者如何化腐朽为神奇,但它恰恰都没有,过于轻描淡写,没有把真正管理的精髓体现出来。
4、这个理论局限性很大,但这也是一个机会,胆子要大,要大胆设想。这篇文章如要写好,就要加上对理论的拓展和延伸,而不仅仅是管理启示,以前面的框架图为基础,能不能画一个补充图,再或加上它缺失的Demand部分,那么这篇文章就会非常有价值。资源到底如何运用,它并没有说。
5、先基本改一下,以后可以再考虑其他。老师再次对钱宏和周宪的努力成果做了肯定,这是一篇理论性很强很有价值的文章。
三、孙晨师姐分享论文进展,以创新能力为中介,研究国际化速度与企业价值关系。
老师建议:
1、认为前面可以不用赘述“企业价值”概念等基础内容。
2、本论文要围绕两点中心问题:(1)中国企业迅速的轰轰烈烈的国际化是否带来价值创造?(2)在什么机制下才能带来价值创造?
3、一定要注明来源,养成好的写作习惯。
4、问题的提出较为突兀,快速、激进的国际化只是一个背景,到底快能不能创造价值?老师分析师姐认为的创造价值是分为三种:社会关系、资源、能力。应该按三种分别阐述,从资源基础观角度可能有好处,能力角度、社会关系角度分析……本文认为……在……机制和条件下才能带来价值创造。
5、路径太少,创新能力略单薄,可以考虑分解,而且创新能力适用的太多,会把主效应压掉,最好是可以和国际化情景结合起来的中介。至少2-3个假设,一个主命题。最后老师鼓励师姐,尽快成文、尽快推动。
四、志彬师兄分享关于全球价值链与动态能力共同演化的论文思路。
文献综述提出的两个理论缺口:一是动态能力的研究集中于探讨企业动态能力的微观基础(如惯例、组织交互记忆系统、组织学习机制等),而相对忽略了动态能力是在日益开放、生态化的产业环境中生成演化的;二是动态能力演化的阶跃过程,动态能力可分为零阶能力、一阶能力以及二阶能力等,关于动态能力到底如何从低阶到高阶演化的研究缺乏。
案例分析部分:按照EMS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位置的变化分为三个阶段:(1)全球价值链内的右端攀升阶段:从组装制造向营销阶段攀升;(2)全球价值链内的左端攀升阶段:从营销向研发设计等高附加值位置攀升;(3)跨链嵌入阶段:嵌入利润更高的高端医疗价值链。
遇到的问题是:研究内容为全球价值链与动态能力共同演化,动态能力的变化推动价值链的攀升以及跨链嵌入比较容易操作,但是全球价值链为动态能力阶跃提供支撑就存在问题,尤其是链内的攀升阶段(前两个阶段),感觉电子产品制造产业变化导致动态能力演变涉及的内容并不多,更多的是侧重阶跃到一定阶段,为下一次的阶跃提供支撑,宏观的因素还是过少。
老师建议:
1、全球价值链(GVC)不同于产业链,全球价值链强调治理,企业更看重在价值链的主导位置,再挖掘全球价值链(GVC)与动态能力的文献,将两者关系理清。
2、动态能力不好把握的话,也可以尝试从资源拼凑理论出发去构建模型,即资源编排理论。
3、关于动态能力的分阶,要通过编码,归纳出一阶能力、二阶能力等包含的新构念。
五、徐群师兄分享
关于企业国际化之路的社会责任研究。主要研究国际化程度(国际化广度、国际化深度、国际化速度)与企业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及其品牌价值和变革价值观在其两者关系中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国际化程度越高,企业越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国际化广度正向影响企业社会责任,国际化深度正向影响企业社会责任,国际化速度正向影响企业社会责任;品牌价值正向调节国际化程度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价值观变革正向调节国际化程度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此外作者在已有量表的基础上开发了一个基于企业社会责任的评价体系,为国际化企业下的社会责任行为提供有益借鉴。
老师建议:
1、题目很好,但你要诉说的是一个什么故事?关键是怎么讲。
2、关于CSR的文章有很多,一定要多看文献,随着一带一路,国际化的许多问题都值得研究,我认为可以把速度放在后面,企业社会责任CSR可以成为国际化速度(快速国际化)的润滑剂,文章也要加强深度。
老师总结:大家还是要看文献,博士生一定要提高对自己的要求,可以分享阶段成果也可以是好的文章。今天大家都分享的不错,要继续努力!人大和中山大学主办的“2017中国企业管理案例与质性研究方法论坛”在暑假,也要派1-2名有志青年去参加。
下周:继续分享讨论
祝大家有充实美好的一周!
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