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孩子做作业,父母好像总在旁边陪读,结果可想而知,双方都很辛苦,每次都好像经历一场战争,身心俱疲,孩子厌学,事与愿违。
因为父母该出现时不出现,不该出现时却出现,对什么时候该出现,什么时候该离场,把握不好、不准。
陪读的场景是这样的:父母在发脾气,孩子在赌气;父母努力想问题,孩子努力填答案;父母被训练很聪明,孩子被教训的很愚笨;父母陪读辛苦,孩子感觉无语。谁在读书?主角弄反了。父母逼得孩子搞不清为什么而读书?读书就想逃,简直要人命啊!没有一点乐趣。
父母的存在应该是陪伴,而不是牵绊,要懂得适时离场。父母陪读出于无奈更是对孩子的迫害。适时离场
是守护孩子学霸的能力。古圣先贤在寒窗苦读、挑灯夜读时,都不曾需要父母陪读。
现在的学霸们都是父母鼓励和赞美出来的,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认真听讲,放学回家都是自己独立完成作业,把学习看的很崇高,做作业很神圣、很安静、很自觉。父母很注重境教、身教和言教。
教育孩子的目的是为了分离,培养孩子独立自主、自信心、会思考和自我控制能力。孩子读书,大人在旁边陪读,因为有人总盯着他,孩子就不能专心思考,作业没办法独立完成。大人在旁看到孩子10分钟内还做不出题目,就很着急,就延续学校教育义务当起了老师,有耐心教还好,如果连续教了几遍,孩子反应慢了点,大人就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你上课干嘛去了,没有脑子吗?”“教你3遍了,教猪都会了”“你怎么总在这个地方出错,真是愚蠢至极”,没有一句鼓励的话,全是负能量,吓得孩子不敢说话了,生怕犯错挨打,不相信自己的答案,没信心做题,依赖父母,不会独立思考,失去自我管理能力。不会思考的孩子,以后很难成功。
有一个朋友他很好培养学霸级孩子:当着所有人要表扬孩子进步。有个仪式感跟孩子郑重的说明,以后你在这个学校读书,是你读书,不是我读书,你自己的书你要自己读。自己的事要自己做。你做作业我不会陪你。孩子自觉完成自己的作业。认真听讲,不会辅导你。让孩子做作业,感觉很神圣。经常在别人面前夸他很聪明,读书很努力,总是打1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