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电影《长津湖》正在全国热映,那段历史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由于笔者父辈里有好几个人参与了抗美援朝,因此一直以来对于那场战争的各种文献都非常感兴趣。而每次读到有关长津湖战役中志愿军战士那种不顾生死、勇往直前、可歌可泣的表现,笔者都会泣不成声,因为那时我满眼都会是前辈们穿着单衣,在冰天雪地里前赴后继冒着敌人枪林弹雨冲锋的场面;我也会看到他们在战壕里成为一排排冰雕的震撼画面。每当这个时候,我都会问自己如果我也参加了那场战争是否会有这样的勇气?
中国人民志愿军参与长津湖战役的部队是宋时轮的9兵团。宋时轮是湖南醴陵人(那也是我祖父辈们生长的省份),性格火爆,带兵严格。好辣椒烈酒,常剃光头,身先士卒。抗日战争时日本军称之为“游击专家”。
宋时轮带领的9兵团入朝仓促,战前准备极不充分,加上入朝后遭到美军轰炸,后勤补给极其困难。部队的粮食、被服、弹药的物质都极为短缺。加上长津湖地区人烟稀少,无法就地解决食宿,部队露宿野外,缺粮少衣,出现大量严重冻伤。
1950年入冬,朝鲜遭遇百年不遇的严寒,长津湖地区极端气温在零下30多度,在战役展开的20多天里,那里的气温平均在零下20多度。
9兵团每个班十多个人,一般都只有1-2床棉被。晚上在雪地上露营,战士们挤在被子上抱团取暖,入朝第一天冻伤800多人。而美军每个人配有大衣和鸭绒睡袋,在抗寒能力上双方天囊之别。
据史料记载,志愿军9兵团与其对手——美军陆战1师在装备运输等方面的实力上也相差悬殊,列举部分数据如下:
1、空军:
-美军陆战1师:每个步兵营设前线航空控制人员,随时可用无线电呼叫系统要求航空火力支援。
-9兵团: 无航空支援,防空武器几乎为零。
-结果:志愿军只能夜战,白天完全被美军控制。
2、坦克:
-美军陆战1师:每个团有1个坦克营,辖4个坦克连,共70辆坦克。每个陆战团还有一个反坦克炮兵连,也配有5辆坦克。
-志愿军9兵团: 无坦克和任何装甲车辆。
-结果:志愿军几乎是在用血肉之躯与美军的钢铁对抗。
3、通信
-美军陆战1师:每个排都有完备的电台联络设备,可随时调动支援火力加入战斗。
-志愿军9兵团: 团以上部队才有少量电台,营级部队只能用有线电话。营以下部队主要依靠军号、哨子、信号弹、手电筒、通信兵进行联络。
-结果:战斗中的通信协调能力不足造成志愿军几乎是人自为战。
4、运输
-美军陆战1师:拥有整个美军的海陆空运输体系的配合。前线部队直接配有充足的汽车和装甲车辆。机动和补给能力极强。
-志愿军9兵团: 无空中和海上补给能力。铁路运输也由于美军轰炸无法持续。整个志愿军在战争开始时才拥有1000辆汽车,并在美军轰炸中大量消耗。大多数运输只能靠人背肩扛。
-结果:志愿军后勤补给严重不足,战斗开始后不久就几乎在弹药不足的情况下与美军作战。
5、御寒装备:
-美军陆战1师: 每人配有兜式防寒帽、羊毛内衣、毛衣裤、防风雨登山服、战斗长筒靴并配有2-3层毛鞋垫。
-志愿军9兵团: 作为南方部队仓促入朝,没有换厚棉衣,没有棉靴,没有抗严寒的棉被。
-结果:大量志愿军战士因冻伤冻死而造成非战斗减员。
在如此悬殊的硬件条件下,中国人民志愿军硬是依靠顽强的意志,在长津湖战役中让美军海军陆战队中最精锐——陆战1师遭受了前所未有的重创。据美国自己公布的资料记载,美军在这场战役中伤亡7000余人,其中阵亡和失踪2500人,冻伤减员7300人。
中国人民志愿军为此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伤亡14000人,冻伤减员30000人(达到兵团总人数的三分之一),其中严重冻伤人数达22%。
中国人民志愿军在这次战役中成功将敌军打得落荒而逃。如果不是因为悬殊的装备差距,志愿军完全有能力全歼美军陆战1师。美军在战后的总结中作出这样评价:“中国人民志愿军获得全胜,而“联合国军”成功撤退”。其中死里逃生的庆幸口气跃然纸上。
笔者家里参与抗美援朝的长辈中有两人受伤并留下严重的后遗症。其中一位因此于中年故世,并被认定为烈士。他们都曾告诉过我他们就着寒雪吞炒面,穿着草鞋急行军的经历,他们讲述这些艰苦卓绝经历的时候总是目光炯炯,谈笑风生,让我感受到那种“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豪情。
这是一代让美军闻风丧胆的中国人,也是一代让我们后人永远仰望的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