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常用不断的“付出”来使对方产生罪疚感,以为这样就能绑住ta,可以对ta予取予求。
如果我们观察一下“怨妇”或者“怨男”,发现他们都是“无辜的受害者”。(我也曾是其中资深一员,走不动了开始给自己开刀。)
“无辜受害者”往往“付出”而不太能“接受”。
是ta比别人更善良更高尚吗?
不是,其实这是一种潜意识的防御和掌控。
使自己保持“清白”,让自己处在道德制高点。
这是潜意识的选择,大部分人都身在其中而不知。
就像带着觉知吃橘子,知道自己在吃橘子;无觉知的吃橘子不知自己在吃橘子 。
“无辜的受害者”其实还会有其他身份,比如~“审判者”。
受害者常常一边拒绝接受,一边指责别人“忘恩负义”,这是有好处的,握有清白感、优越感以及掌控权,以此牢牢抓住那个不愿放掉的人。
到目前为止,父亲和我都还在这个游戏中,父亲没有觉知到,我是觉知到了还在解锁中。
那些为我“定罪”的人,也是我的宇宙送货人,(我对于ta们也是一样)经由ta们,我解开了一道又一道锁,只是过程有点虐心。
很多掌控并不是出于强势,而是深层被抛弃的恐惧。
为我定罪的人,都有相似的童年经历,幼年或被送养,或被寄养,或被父母无视。
ta们有几个共同特征:能力很强,人群里的明星,权威人物,喜欢被崇拜,被仰视,被需要,喜欢拯救“弱者”。
真正了解之后,发现这些都是表象,光芒来自于深层的恐惧,害怕没有价值,害怕对别人没用,害怕因为“没用”被抛弃和被无视。
ta们很愿意“拯救”,确切一点说,ta们“需要”拯救,ta们“喜欢”弱者是因为“需要”弱者。
而“弱者”也需要“拯救者”,彼此形成病态的共生关系。
如果父母中有“拯救者”,这个家庭里就会有一个状况频出的孩子。
你以为是这个孩子无可救药吗?不是,是这个孩子敏锐地捕捉到了拯救者父母的需求,用自己被拯救的状态来满足父母潜在的需要——“被需要”,一旦他们不被需要了,就丧失了存在的理由,孩子会在无意识中,用这种方式留住父母。
兜兜转转,拯救者和被拯救者总会完美相遇。
开始时,拯救者就像一个发光的天使,鼓励你、温暖你、赞美你,你发现原来自己是匹千里马,遇到慧眼识珠的伯乐。
但是走到最后,你会有惊人的发现:
“拯救者”最怕的就是“弱者”变强,ta们要的是拯救的快感,而非拯救的结果。
当“弱者”冒出生命的小火花,拯救者会很得意,觉得这是ta们的功劳,ta们拯救成功。
ta们忘了别人也是个有思想的人,把“被拯救者”当成自己的作品,而“弱者”本身就很容易崇拜,忠于“强者”,抹掉自己的痕迹,咽下自己的声音。
一旦你星星之火开始燎原,拯救者不会跟你击掌庆贺,第一个冲上来灭火的就是ta。
即便你不能与之比肩,也成了一个巨大的威胁,拯救者被众星捧月带来的价值感会遭到挑战,再次掉入“不被需要”的恐慌。
怎样保持权威地位呢?更深一层是如何维持安全感呢?
ta们会再次使出洪荒之力,就像当初希望你站起来一样,掏心掏肺地明示暗示你,你仍然是个弱者,你仍然需要ta,你仍然不能离开,你仍然“有病”,你仍然不能断奶,你仍然无法独立……
你很难去质疑ta们,因为对方太真诚了,ta们如此爱你,就算你闪过一丝质疑,也会被自己赶紧压下去,你宁愿质疑自己。
再后来,你会戏剧性地发现,你永远不会“痊愈”。
对方眼里前途无量的良驹,变成了苟延残喘的病马。
在拯救者身边,尽管有时你自我感觉还不错,ta们也总能看出你新的问题,你这个“感觉不错”就是个大问题,你又该“动手术”了。
ta们很热衷于给你“治病”,当ta们能给你“治病”时,你对ta们才是有价值的,ta们才生机盎然。
觉察一下,你会发现,似乎离开ta们一段时间,你的“病”就好了,这时你不由想起没被“拯救”的从前,那时你还有一些尊严。
如果想要抵抗ta们或是坚守自己的立场,就得冒着违逆ta们,背负“忘恩”的危险;
如果顺从ta们,又会让人觉得完全成了提线木偶。
此时拯救者已经成为情感勒索者。
到底是谁在恐慌?
是拯救者自己。
ta们害怕被抛弃,害怕从神坛跌落,害怕光芒消失,害怕门庭冷落。
你都没“病”了,ta们还怎么“拯救”?
你一边被暗示一无是处,一边再一次被鼓励变强变大,这是个永无止境的“拯救之路”,你无意中被拿走了力量。
在“拯救者”身边,永远都没有“变强”的机会,永远都是“弱者”,变强意味着背叛。
如果你看穿这个真相,选择离开,那你就被钉死在忘恩负义的十字架上。
情感勒索者再次化身审判者,从温暖的太阳变成冰冷的正义之剑,让你看到自己“道德有多败坏,有多不知感恩”,让你产生罪疚感,罪状接连砸过来,风格各有不同,有人激烈暴怒,有人楚楚可怜。
其实此刻ta们内在有个伤口崩开,跌入幼年被抛弃或被无视的无价值感的恐惧当中。
这就是那个要疗愈的深层恐惧。
如果定罪不起作用,貌似强势的审判者就会陷入无力成为受害者。
“拯救者”创造了“弱者”;“好人”创造了“坏人”;“施恩者”创造了“罪人”……
套用佛陀的话来说:
拯救者,非拯救者,是名拯救者。
被拯救者,非被拯救者,是名被拯救者。
……剩下的自己来吧。
掌控的底层动力,来自于对“失去”的恐惧和对爱的渴望。
但是不要以为有谁刻意为之,所有这些都在无意识当中,虚幻的游戏里,这些角色是你,是我,也是ta。
实际上这些角色我都干过,那时我只承认自己是个无辜的受害者,而不知道自己无意中做过情感勒索者、拯救者和审判者、定罪者等等各种角色。
从踏上觉醒之路开始,我就不停地体验被定罪的痛苦,从中看到纠缠背后的深层原因,从别人看见自己,再从自己看见别人。
每个灵魂来到这里,都有要完成的不同课题,我们会选择目标的对立面,比如疗愈被抛弃的恐惧,就一次一次体验各种被抛弃的感受,痛楚迫使我们看见那个伤口的成因,从非爱走到爱。
而我一直抓取清白感,抗拒罪疚感,就要一次次体验被定罪,体验愧疚和罪恶感,直到痛到极致幡然醒悟,从“好人”和“大拜式感恩”的游戏中跳脱出来。
当我不再执着于做个“好人”,“坏人”的定义对我就没用了;当我不再执着于“感恩”,“忘恩负义”的罪名也就烟消云散了。
对于“拯救者”来说,当ta不再执着于做个“金光闪闪的神”,也就没有“跌落神坛”的痛楚了;
当ta能够泯于众生也安详,也就不必再品尝“抓不住”的苦涩了。
彼此暴击的人都有另一个身份:彼此的助者,或者叫“同盟”。
表层的彼此伤害,深层的彼此助力。
就是这样。
没有什么是不对的,也没有什么是可恨的,但是我们要走过对立的桥,让感受引路,就会穿过一层层飘渺的薄纱,从此岸到彼岸。
先区别而后和谐,先对立而后统一。
再补充一点:
“给”和“得”相互依存,无法分割,无法独立存在。
就像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当你发出一个力的同时,就已经得到了一个反馈。
只是我们以为它们是分开的,是单向的。
并非如此。
如果我们看到这一点,就会减少很多相爱相杀的戏码。
真正的强大不是掌控力有多强,恰恰相反,是有多大程度的敢放开。
掌控来自恐惧,放开来自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