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身薛之谦的迷妹后,我成了一个爱看综艺节目的人。只要有薛之谦的综艺,我都会抽出时间看。你们懂得,想做的事,总能拿出时间。
昨天在家吃晚饭的间隙,看了最新一期的《我们的挑战》。这一期是心理话题:你还好吗?导演说这一期的节目是为了怀恋因抑郁症而离开大家的明星朋友。巧合的是,这期节目播出的当日,一位才华横溢的人像摄影艺术家任航因抑郁症而离开了我们。世事难料。
刚看这期节目时,个人大赞了节目组,觉得这个心理话题放在综艺节目里,比很多用明星撑场的节目多了太多情怀。直到......薛之谦在沙盘实验中被心理医生追问到情不自禁地低头流泪,我感觉整个人都不好了,开始反感这个节目太没人情味,拿心理疾病来給大众消费。朋友说我一颗迷妹的心,太不理智,毕竟这是个产业链,是多方达成的结果。可是,排除迷妹这一条,即使当事人是别人,依然觉得这种曝光不仁道,无法理解。真人秀,肯定有“秀”的成分。但是这种“秀”是不是应该有一点点底线呢?
据说,2016年真人秀节目发展迅猛,全国有200多档,薛之谦一个人参加了43挡。简单看一下各个视频app的综艺单,就会发现节目的同质化特别严重,带有“中国”两个字的节目就有几十个,眼花缭乱,顺便吐槽一下带有“挑战”的节目,什么“了不起的挑战”、“极限挑战”、“无限挑战”、“挑战者联盟”,内容套路差不多,真是傻傻分不清楚。如果再这么做下去,感觉演员江郎才尽,观众也审美疲劳了吧?
高晓松说:“人到四十岁后,就不能再做一个偏激的人,哪怕目的是美好的,也不应该偏激,也不能拿出一个孤证把它放大。”
这么说来,我还年轻,还有偏激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