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刚翻两页,手机一“叮”毁所有。师父在群里发了一篇万字长文。他老人家发的文章通常含金量很高,不能不看。
唰唰唰,好不容易看完文章,重新翻开书。“叮……叮……叮……叮”好家伙,一下子来了四条信息。
之前报考心理咨询师机构的老师给我推送了四张知识卡片。这些心理学知识以后讲课可能用的着,立即逐一点击保存。
抬头瞥了一眼茶杯,水好像不太够了,当务之急得去隔壁办公室倒杯水。水杯旁边是闺蜜投喂的刚出炉板栗,尝几个应该也花不了多长时间。
唉,想静下心学习真难。
01淹没在信息的海洋里
我们每天都会接触海量信息。一打开公众号、视频号、抖音、小红书等等,信息席卷而来。再加上书籍、报刊、杂志阅读,需要不断转化接收信息的感觉通道,根本无法集中注意力学习。
大量的信息并没有让我们变得博闻强识,反而陷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认知局限性。过多依赖搜索引擎查找信息,我们已经养成了一定的认知惰性,不愿花太多的时间进行思考,去过滤出对自己真正有价值的信息。
一会儿想学这个,一会儿想学那个。大脑处于高负荷状态,被各种未完成并行的任务分心,始终进入不了深度学习的状态。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赫伯特·西蒙认为,信息的泛滥造成了现代社会中人们的注意力的匮乏。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不应该追求获得的信息多多益善,而是要花更多时间对各种信息进行整理、回顾、比对,不断在大脑中构建新的知识体系。
而想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有一个供自己学习的专属空间。
02环境的力量
《学习力脑科学》中有这样一个例子,研发小儿麻痹疫苗的美国实验医学家乔纳斯·索尔克在建立与自己同名的研究中心时,要求建筑师将所有实验室的天花板高度由一般高度的平均值2.4-2.7米增高到3米。
后来这个中心工作的五名研究员都获得了诺贝尔奖。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到所处物理环境可以促进或制约人们创造力和专注力的发挥和发展。
物理空间是有限的。一张书桌上堆满了杂物,就没有空间摆放与学习相关的物品。同理,我们的工作记忆容量也是有限的。外界环境过多的干扰,都会侵占工作记忆的内存。所以我们需要维持外部空间的整洁舒适来提升内心的秩序感。
前段时间参加拆书帮十周年庆典。回来之后精神很振奋,flag又高高举起。我要开始做课程,我要开始写公众号。只可惜雷声大雨点小,一看到随意堆满书籍和纸张的书桌我就啥也不想干了。
说到这里或许会有人反驳:“谁说桌面一定要有秩序感。大科学家爱因斯坦、苹果创始人乔布斯、作家马克吐温的桌面就乱七八糟,也不影响他们的创造力啊。”
这些都是生活中极少数个案。他们由于长期专注于某个领域,已经在内心建立了对外界物品和任务的秩序感。所以即使桌面杂乱不堪,也照样可以高效工作。对于他们而言,凌乱并不意味着失控。
03养一个学习“场”
拆书帮十周年庆典有一场活动叫“生命长河”。两位老师带领着360个人,全场一片肃静,仿佛能听到彼此的呼吸声。开始自由走动,人们和周围的伙伴打招呼,敞开心扉。清脆的铃声响起,现场又恢复宁静。360个人被一种神秘的感召力联结在一起,这就是“场”的力量。
陈海贤老师在《了不起的我》中是这样定义的,场就是包含大量行为线索的环境。就比方进入卧室就想睡觉,进入餐厅就想吃饭。想要更好的学习就要养一个学习“场”。
学习物品触手可及
将所有学习用品限定在人的近体空间1.2米之内。避免因起身去拿东西时注意力分散。由近到远分三个区域。第一个区域是前臂覆盖的距离,只放学习的必需品,比方说要阅读,就只放书、笔。要写文章就只放电脑、写作素材。
第二个区域是整个手臂的距离,可以放一些辅助工具。像A4纸、书籍、马克笔、文件夹、便签纸等等,方便要使用时随取。
第三个区域是伸直或弯曲身体时可以触碰到的距离。可以放一些劳逸结合休息时需要用到的物品。比方说手机、水杯、水果点心。当然手机可以事先关掉一些APP,避免造成不必要的干扰。
空间布置注重细节
再次删减物品,把会给自己的注意力带来干扰的物品统统清理掉。尽管是你最喜欢的摆件也不要手下留情。
重新调整物品位置,标准是拿的时候最顺手。打个比方,我主题写作的时候,桌子通常会摆放了一摞书,当你想拿下面的书籍时就很麻烦。现在我把书竖着放在一个透明篮子里,这样想看哪本书就可以快速抽出。
确保舒适性
电脑是不是需要用支架,才能保持视线与屏幕齐平。座椅是否舒适,需不需要加软垫。照明充足、光线柔和。这些都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要求更高一点,把房间的温度保持在25度左右,关上门窗、房门,以及切断会发出噪声的电源。如果害怕中途被打扰,可以在房门上挂一块“请勿打扰”的牌子。
以上的动作都是为了建立良好的空间归属感,让我们进入或退出学习状态时减少大脑宕机的情况,减少注意力的切换消耗。有安全感和舒适感的环境,一坐下来,就能唤起我们对空间的联结感,更快进入工作或学习状态。
《弟子规》中讲,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环境整洁舒适,让人感觉好;感觉好,才能学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