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每一天都会遇见很多的人亦或事,随之选择冷漠、选择嘲笑、选择无视等,我也一样,因为明白事不关己,而长大之后我更是明白每个人所遭遇的一切都只能交由自己解决,别人的建议或者帮忙都无事无补,也正是因为以旁观者的身份,自己似乎更可以看透很多事情的本质。
那天,我和表姐相约晚饭,也是我的一场吐槽大会。和表姐到达餐厅,进门,找位置,因为是自助食物,我拿了餐具在挑选食材,然后就听到一个妈妈说,你看看,这哪有什么好吃的啊,声音瞬间传到了我的耳朵里,我作为消费者,略显得尴尬,于是抬头想看看这位母亲是何方神圣,一副高高在上,对面前儿子走进这家餐厅的一脸不屑,双手交叉抱在胸前,不视儿子小声的抗议“你不要这么大声”,也不视旁人投来嫌弃的眼神,继续着自己的说教,“你拿这个了,拿这么多这个有什么用啊”,“你看看这个菜,不要吃太多”,“吃这么少吗?”“这点东西都这么贵了,还要花这么多钱来这种地方吃饭”。。。
我看到的是儿子一直低着的头,然后不断在妈妈念叨之后小声的抗议“不要这么大声”,但是没有任何效果,我似乎读到了那个小孩脸上的尴尬,甚至觉得那一刻很丢脸。我没有想过去议论这个妈妈的行为,但是我只是在替这个小孩感到可怜,名义上让小孩自由做出选择,但是又一遍打着我在为你好的幌子一直牵制着小孩的父母。在父母眼里,只有自己亲自下厨的食物才是最健康的,其他任何食物都是垃圾食物,可是过度的呵护更是会引起小孩的叛逆,反而适当的放手,何尝不是共赢的结局么?
其二,在书店,一对母子。
今日,我坐在书吧里看书,我带着耳机,听着音乐,不想被外界的嘈杂所打扰,突然有声音穿过了音乐,传到了耳朵。“你坐这里看书了,不好好看书,咱们就回家”。 我承认我自己并没有很想听这些话,于是心思回到了我的书本上,但是那位妈妈并没有就此罢休,继续说“看这本书啊,看那本有什么用?”,后来断断续续还说了一些。我以为小孩在认真看书就完事了,但是并没有,那位母亲让儿子坐在了一个中学生小女孩的对面,然后自己一屁股就坐在了我的对面,没多会,拿出手机,我抬头看了一下,大约是50左右岁数的中年女人,拿出手机,并没有很熟练地在刷着手机,突然她打断了我,问我“小孩子,一年级,有什么推荐的字典吗?”我搭话“新华字典啊,够用了,我们以前读书都是用这本”,于是她点点头,手里接过了我传给她的新华字典。这位妈妈坐不住了,站起来,一会站在儿子的旁边看着小孩,一会站在对面,拿出手机拍下自己儿子认真看书的模样,当然这行为并没有错,每个人都愿意和别人炫耀自己家孩子的优秀和勤奋。但是手机相机不断发出咔咔的声音,影响到了正在学习的我们,而自己并没有意识到有任何问题。再后来,总共坐下来估计没有半个小时,她终于再次站起来了,边穿外套边拉扯着小孩说,走吧,我还要回家做饭呢,不看了。估计是小孩赖着不肯走,于是我听到了那个妈妈在埋怨,叫你看这本书,都不知道你在看些什么,一看就知道你不是读书人了。
我内心不再平静,没有办法继续静下心看书,深思了一下刚才发生在这对母子身上的对话。很明显,这位看似没有什么耐心的妈妈肯陪着自己的儿子到书店看书,这说明了这个妈妈紧张了自己孩子的学业,也对孩子有很高的期望。可看书本该是轻松自由自在的享受,但是却变成了被动的游戏,参与进来,但是规则由这位妈妈说了算,按照规定的书来阅读,按照固定的坐姿。另外我会替这个妈妈感到悲哀,如果把这个游戏规则改为共同参与,是不是会有事半功倍的成效呢,让自己参与孩子的书海中,再则,当那句“你都不是读书人”,我听着就觉得浑身不自在,小孩子也是有自尊心的,这句话会成为双刃剑,当小孩真的成不了读书人,这句话成为了他最好的理由。
也许在还没有孩子的我而言,没有办法以母亲的角色去看到这些现象,但是我知道没有人有经验为人父母,那么请互相学习,一起成长,在自己没有做好准备的时候,请不要辜负孩子。
(以上,仅为个人愚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