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读了一篇文章,叫《英国民间观察:附近、公共和在地的造乡》。里面提到了一个概念:附近,指的是跟日常生活直接发生关系的人与地点。后又补充道:附近意味着个人和世界的真实连接。透过附近的概念,个人能够完成自己情绪、思想的投射并切实收到反馈。作者以自己为出发点描述了一个异乡人如何通过附近的民间公共团体与脚下的土地产生情感联结的经历来介绍民间公共团体,期间夹杂了不少关于乡情的想法。
读完这篇文章,我想起了一件事。高中时的某个周末,和朋友在家附近的公园散步,我问他:“你大学毕业以后会回来工作吗?”他一脸理所当然:“那肯定啊,我从小在这长大,还是待在家乡比较舒服,毕竟习惯了。”我笑了笑,没有接话。
我同他一样,在这座城市出生、长大,但我对这座城市却没有他那般地依恋。从我对未来有所规划起,尽管细节模糊不定,但有一点坚定如初——我要离开这个满载回忆的城市。曾经深爱的人、流连忘返的地方早已在岁月的侵蚀下从现实坍塌入脑海,只余一片记忆的废墟;住所与学校更像是我迈向未来的跳板而非归属;随着年龄的增长,眼中的世界越来越大,大到这座城市已承载不下······总之,这座城市在我心目中与旅游时途径的其他城市没什么区别,我只是经过罢了,没有什么不可替代的东西能让我停留,即便是那些对我十分重要的人,也无法阻止我离开的脚步,我始终坚信,我与他们的情感不会被时空阻断。所以,我于这座城市并无多么深厚的感情。
虽说如此,但我一直很困惑,我为什么无法对一直生活的城市产生依恋之情,可从未得到过满意的解答。文章里附近的概念适用于我与这座城市的关系,我在此出生、成长、学习、交友,留下了许多足迹与回忆,但也仅限于此,这座城市似乎只能是我的附近而非故乡。父亲说,那是因为我对它不够了解。我应该走遍这座城市的每个角落?我应该查阅资料了解它的历史发展?这样做了我就会爱上它?显然不是。如果不是深爱这座城市,怎么能做到这些?何况,我身边依恋它的朋友都没有做过这些。
出于好奇,我问了几位朋友对于这座城市的看法。有一位朋友,和我们不一样,他在这生活但这座城市并非他的老家。他说,他对这座城市有种说不上来的特殊情感。疫情封城前,他专门从老家赶回来,因为他觉得回来比较安心踏实。经他这样一说,我忽然想到,每次从外地回来,在东站下车,拖着行李箱走下电梯,脚踩到火车站前面平坦地面的那一刻,我脑海里只有一个念头:“啊,终于回家了!”从前我总觉得浓烈的依恋才是乡情流露;现在想来,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对家乡的依恋呢?我对家的感觉也是如此,平日里总不愿在家中停留太久,但每每觉得疲倦,第一个念头就是想着回家,往床上一躺,什么烦恼都抛诸脑后了。或许,家与家乡的意义便在于此:平时不觉得什么,疲倦后回首,发现这才是最令人有安全感的栖身之地。
每个人的乡情展露的模样不尽相同,我的乡情或许就是这样的淡,好似灰蓝色的天空上的一丝纤云,若有若无,但总归能寻到它的踪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