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帅帅老师的推文中介绍了魏晋风流相关的内容。提到魏晋,就很容易的就会联想到那之后的“五胡乱华”。在这里提几个和中国古代少数民族相关的冷知识。
五胡
五胡指的是:匈奴,羌,鲜卑,氐,羯。很难记对不对?以下是转自著名公众号混子哥《五胡乱华》漫画中的一张图。很快就能记住!
来,跟我一起念一遍: 匈奴 抢 鲜卑 的(di) 姐
古代几个少数民族族名的由来
话说我们汉人的老祖宗其实蛮不厚道的,欺负少数民族没有文字,常常用一些带有贬义的词来称呼异族。
“羯”的本意是“阉割过的公羊”,用来形容人,自然是带有侮辱性的。这样的例子有很多,我们的祖先在这方面具有出人意料的创造力。比如匈奴,意思是“来势汹汹的奴隶”,鲜卑,意思是“吃生食的贱奴仆”,蠕蠕,意思是“蠕动的虫”,羌,意思是“头戴羊角的人”,等等。这些异族都没有本族文字,只能吃哑巴亏,被栽上这个丑名字,另外有些异族后来创造了自己的文字,并且流传了下来,这才有机会发出声音,为自己正名。比如说日本人,在两汉魏晋时期,我们的祖先管他们叫“倭人”,意思是“顺从的仆人”。
—— 摘自:《杀戮书 十六国风云》 — 张璟琳
好在现在国家民族团结,稳定安乐,多民族融合较之古代远为和谐。
八姓入闽
作为福建的考生,如果你没有听过“八姓入闽”这个历史事件,那么就太说不过去了。所谓“八姓入闽”,指的就是西晋永嘉之乱后,北方大姓氏族南迁入闽的事。
“永嘉之乱,衣冠南渡,始入闽者八族”(《三山志》)。其中有林姓、黄姓、陈姓、郑姓、詹姓、邱姓、何姓、胡姓八姓
如果你会说福州话,福州有一句谚语,字面直译过来就是”陈林满街爬”。倒不是说姓陈的和姓林的真的在大街上爬,而是说陈姓和林姓是福州的大姓,多到在街上随便扔块石头都能砸中这两个姓氏的人。
少数民族首领的名字
这条冷知识和魏晋时期没什么关系,不过也算一个冷知识。
这大概是比较头疼的了。我们看历史教科书也好,或者读到一些设计少数民族历史人物的文章,总会对他们的名字感到很头疼。
- 比如两宋时期的金国将领完颜兀术。正确的读音是完颜兀(wù)术(zhú)
- 匈奴著名的两个单(chán)于,冒顿和呼韩邪、正确的读音是冒(mò)顿(dú),呼韩邪(yé)
接下来这两个厉害了。其实是两个段子。
-
害死岳飞的奸臣中,有一个叫万俟卨的。别着急,他一定不是你刚才念的那几个字的读音。他不叫
wàn sì jiǒng
,正确的读音是mò qí xiè
。“万俟”是复姓。
有人会觉得奇怪,这个人好像是汉人吧。其实,万俟本来是鲜卑族的部落名称。东晋时,万俟部落随拓跋氏进入中原,后来就以部落名称作为姓氏,万俟部落的人称为万俟氏。那么怎么记他的名字呢?
莫骑蟹,莫骑蟹,骑上螃蟹会肛裂,谁让你害了岳爷爷
—— 转自马伯庸
- 最后介绍的这位少数民族历史人物,名字并不存在什么异读。只是当时的音译,让今人读起来实在无话可说。
那就是古格王朝的几位统治者。
古格王朝的建立大概从9世纪开始,是在统一西藏高原的吐蕃王朝瓦解后建立的。
不多说了,上图。
最后要说的
上图没有恶意,他们原本的发音读来一定一点也不可笑。只是为了让大家知道,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兴衰,离不开文化的传承。从当时的时间点来看,如果你的本民族缺少文字,那么传承和发扬的工作也许就要交给别的民族来做。
所以,不管在什么时代,读好书,有文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确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