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秋高气爽,风和日丽,在通往城郊大林乡山冲的乡间小道上汽车一辆接一辆,一、二、三、四……共十五辆私家车鱼贯而行,行走在蜿蜒曲折的乡村小道上,车队还真有点壮观,这就是山里人俱乐部组织去大林乡东坑村寻秋的队伍。
车队行至泉水村地界,泉水村在此设立了一个临时检查站。村里的基层干部手臂上箍着一个红袖章站在路旁检查来往的车辆,路旁立了一块告示牌,是防疫和森林防火的警示牌。
我们也知道,这是当前农村的一个重要任务,都自觉停下车主动接受了基层工作人员热心细致的询问和告知,主动出示了行程健康码。检查人员笑着说:“欢迎你们进入泉水村,我们在此检查也是履行职责,打扰你们了”。我们也是笑着说:“没关系,可以理解”。
车队又一直往山里开,在东坑一座名叫“武圣庙”前车队全部停在庙前的坪里,一下把这块小地方全都挤得满满的。随着汽车砰砰的关门声寻秋的队员走下汽车集合来到公路上,细看这个队伍一个、二个、三个……七十多个人。这个寂静的山冲里一下子人声鼎沸热闹起来了,队伍中有七旬老人,也有几岁的稚童,有俱乐部的铁杆队员,也有初次参加户外的新秀。
领队鬼哥大声召集所有队员集合在一起,然后宣布寻秋的注意事项,特别强调森林防火的重要性。接着鬼哥挨个把抽烟人的打火机统一收了起来,然后高声喊:
“四哥,打火机都收了放在你那里保管吧”。
四哥把打火机接到手里后,心里嘀咕着放在我这里不也是把火种带进了的山吗?
四哥说:“这不行嘞!火种不能进山”。
于是,四哥急中生智把所有打火机包好藏在一棵树下,这样就解决了进山寻秋的后顾之忧。
武胜庙前一条小溪傍山绕路流过。小溪旁修了一座简易石板桥,一座供人休息的茶亭。茶亭旁山岩下一个洞口从岩石中汨汨流出一股清泉,人们在此修了一个储水小石池,立了一块石碑,上书“泉水井”。我掬了一把泉水送入口中顿觉清凉甘甜,这是一处提供给山里人行路干活解渴的福地,要感谢那些不求回报,积德行善的山里人。
随着鬼哥一声令下,寻秋队伍在鬼哥的带领下走过石桥沿着一条山路向东坑下窑坡冲徒步前行,徒步队伍行走在山间小道上真是一道风景线,四哥想拍一下全体队员登山的视频,硬是足足拍了3分钟之久,才把全体队员拍在镜头里。
金秋时节,是一个丰收的季节,田里的粮食,地里的薯类,山上的水果、干果、油茶都在这个季节成熟收获。
“哇!这里有板栗捡”
“喂!这里有毛粟捡”
“哟!这不是荆干喇子吗”
“这里的柚子怎么没人摘呢?”
“这里成片的芋头沒人要吗?”
“ 这个红红的,细细的野果叫什么名字,能吃吗?”
惊叫声,询问声此起彼伏。
对久居都市的人们,特别是年青人,小孩子来说一切都显得那么新奇,那么神秘,那么好奇,值得他们去认知,去了解,去探讨。
捡一粒掉在地上的板栗,剥掉壳子送入嘴中,“哇!真脆,真甜”。
爬到树上 摘一个柚子,剥开一看,柚子皮厚肉少,“哎!这个不好吃,又涩又苦,只能做柚子茶嘞”。
“那个黄黄的长满刺的荆干喇子泡洒喝能去风湿”。
捡一粒毛栗子放在手心把玩着它尖尖的、硬硬的外壳滑滑的、溜溜的。
小孩子们的兴趣就更多了,询问也多了,“妈妈山里还有蛇吗?”“爸爸我怎么没有听见鸟叫”,“阿姨这叫什么树呀”,“叔叔这红红的野果叫什么名字能吃吗?”,“这个果子真的能榨出吃的油来吗?”。稚声稚气天真地询问,不断地向大人们发出挑战。因为,有时大人们也不一定能回答得出来。
现在已是深秋,山里的树木呈现出多彩多姿色彩斑斓的景色,绿色的、黄色的、红色的、粉色的,一树树,一片片把山头妆点出一幅幅美丽的图画。但今年由于一百多天没有下雨了,干旱使得很多树木垂下了它娇美的身姿,有气无力的拽拉着奄奄一息了。树叶失去了往日娇艳的光泽,呈现出低头丧气的晦暗色了。有的树因干旱还彻底告别山林的未来,枯死在森林中显得那么悲凄。
寻秋队伍顺着一条小路来到山腰,一栋只剩下残垣断壁的老土墙房子呈现在眼前。房子的主人早已搬离,房子的外墙和大门还在,二根粗大的木柱顶着房子前檐,仍保留着当年这栋两层土墙房子的气派。想想当年这户人家也是一定是一户勤劳致富之家。
房子外面到处散落着破旧的家具,农具,木料,石磨。只是房子前面护院的大树仍然挺拔,昂扬坚强,坚守着这座昔日主人的院落。我们伫立在这栋老房子前,心想这户人家一定是搬离了深山,在外面过上了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去了。
在山林里我们又走了一个多小时,来到一处开阔山谷,在这山谷中一栋气势恢弘青瓦白墙的老房子呈现在队员们的眼前,“哇!这么大的房子,这是谁的房子”队友惊呼了起来。
这就是东坑的谢家祠堂。据说这栋老房子有180多年的历史了,最引人注目的就是这栋老房子外墙上仍保留着很多五十年代的标语,村民公约和后来的某个时段的宣传标语。
那条五十年代留下的“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最美好最幸福的社会”落款是当时的林业学校。这条标语深深地打动了我们每一个人,现在中国共产党正带领中国人民朝这一美好目标前进,现在全国人民都过上了小康生活,大家由衷的,自豪的,发自内心的表达对社会主义祖国的热爱。大家兴致勃勃聚在一起激情演唱了一首“社会主义好”。
六年前我曾来到这里,祠堂里有一户村民用传统工艺做豆腐,用山泉水泡黄豆,用石磨手工磨浆,用石膏水点卤,用大陶瓦缸盛浆,做出来的豆腐又白又嫩,好吃得不得了。现在这户村民仍坚持在这里手工做豆腐,每天只做这么多,供不应求也不改初心,坚守传统。
中午在高岗桥桃花溪畔一户袁姓人家开的“寻味农家乐”吃了一顿山里的纯绿色的全羊席,很有特色,味道美极了。
吃完中午饭寻秋队伍前往桃花溪探险猎奇,由于百日无雨天旱严重,往日奔腾的溪水现只有一股细流在峡谷中缓缓流动,但小溪两岸的树木仍然苍翠茂盛,景色秀丽。
大家直接下到溪谷中,在裸露的中石块和岩石上择路上行。溪水清澈明亮,水草青苔相映在水中,一洼水中小鱼游走在石块和水草之间,听说夏日还能在溪中捉到螃蟹。
一只螳螂掉入水中顺流而下,它那浅绿色的翅膀,浅绿色的双钳透过清亮的水波一起一伏。有人把它抓在手心端详一下又重把它放回水中,我们在山中徒步要与大自然中的万物生灵保持和谐共处之责。
溪水虽淺但景色依然很美,爱美的小姐姐们不会放过每一处好景,都要拍照留下她们的靓影,四哥就成了小姐姐们的御用摄影师。四哥也不谦虚,总是选最好的角度为她们拍摄。没想到小沟里也有翻船的时候,四哥站在一块石头上为小姐姐们抓拍照片时,脚下一滑掉入水中,还好水浅只是把四哥鞋子裤腿打湿了,引发了大家一阵阵笑声,逗得大伙直乐,都说可惜没把这一瞬间拍下来。
随后四哥也就干脆站在水中为大家拍照,在溪水中为行走困难的队员们保驾护航。
一天的寻秋之游,大家纷纷表示收获了快乐,看了美景,吃了美食,开心快乐了一整天,这样的户外活动值得经常参加,期待着下一次的出游。
于:2022.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