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几天爬山中,才知道人生之路以及梦想有明路和暗路。
爬山和回家、做饭等等这属于明路,也算巨象目标,能看到之路。
但是写作属于暗路,属于一个不太巨像之路,提笔写是写。写出让人明白百人点赞也是写。能卖钱的也是写?那标准是啥,到了哪一步怎么实现了呢?
所以这是条暗路,从1到3怎么走,从3到10怎么走。没有太多的有迹可循。
写作有没有套路呢?有,咪蒙的团队就有,不然那95后团队套套路因为一篇文章把一个公司给写死了。
写作是有迹可循的,网上一堆又一堆的教人写做的课程就是有迹可循。
有的面临素材不够,很简单写自己没有的东西,大脑是写不出来的,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写认知方面,有的公号就每天日更,就能写出来啊。因为他们写的都是自己真实的事。
所以不面临灵感枯竭的问题。有的是有很深的专业功底,所谓认知新、刷新三观,原来还可以这么想。
这也是吸引人的,有没有错别字,排版怎么样是可以部分忽略不计的。
很多东西是太抽象了,大脑是没有样板参考,就会导致它不选择。
一旦巨像化,就好参考指标,就能立刻识别。作为下一次的样板参考。
大脑只能识别它有的东西,无法识别它没有的东西。
比方对80年,中国人大多数把古董当破烂卖,马未都就属于把这些破烂当宝贝收藏,欣喜若狂。别人都在贱卖,只有他在花钱购买。
所以这就是大多数看不到未来价值,那条暗路,它不是条明路,如果马未都告诉好多人未来21世纪,连30年都不到这些烂铜废铁能值上百万。
有的人大脑有稀缺无法复制性,知道它是古董。就会实现识别它的价值,走这条看不见的路。
历史上并不是没有收藏古董的例子,乾隆皇帝就是个大收藏家。
可是在那个吃不饱的年代,能吃饱肚子就不错了,谁知道这是古董,对于普通人来说那就是个吃饭的碗、喝水的茶杯、插鸡毛掸子的瓶。这没有用的东西可以卖钱,肯定要卖了换钱。
只有使用价值没有收藏价值。一个东西本无价,人们对他赋予了意义以及产生了共识它就有了价值。
如果不赋予意义,没有产生共识它就没有了价值。
能看到的路和看不到的路。人会下意识选择既得利益,就是目前能看到的价值。
就像前几天有个做亲子沟通的个人品牌的说,朋友圈加了900多人,就是无法变现,人讲指数基金的立马能变现。
看着焦虑,我能题解她的无奈和痛苦,就像我选择讲底层逻辑的矫正人现在学习的方式。
可是这个教育成本就太高了,让别人从传统教育思维转变过来太难了。
因为他们的大脑里连底层逻辑这四个字可能都是第一次听到,普世智慧、第一性原理等等这些词语是抽象性的概念。
无法具象化这到底啥玩意,混沌大学的李善友教授讲第一性原理,用了N多案例。每年都讲,他本身就出名,用的案例都是大公司的例子。
今日头条、诺基亚、苹果、等等案例,个人的埃隆.马斯克等等。
听了云里雾里,我自己听了也是云里雾里。
在追求无效学习的时候,我开始反追怎么变的有效学习,才开始解构大脑的东西。
就像这位做亲子沟通个人定位,这范围太广了,怎么沟通?男孩、女孩、多大年龄、家里主要管孩子的是谁?和老人一起住吗?何况亲子沟通的模板是什么?
亲子沟通也是最近才出现的新词汇,人的大脑里出现的词语是我孩子还小,长大后再说,加上6岁之前的宝宝哭闹父母是宽容的。宝宝也啥也跟妈妈说的。
小孩哭闹是可爱的,加上站立式教训,别说说话了。就大人比她高这个点,就已经震慑住他了。
何况都是一个宝贝疙瘩,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加上有的太爷爷奶奶还活着。
这一人一个教育方法的,有的家庭赚钱的时候都不够,带孩子的是奶奶。她哪有时间学亲子沟通。
长大十几岁的孩子本身父母就不是她的沟通对象了,他的对象是志同道合的同学、伙伴,以及有好感的异性。谁跟你沟通啊。一个不理你,就把你气死,当情绪上头的时候哪里还顾得沟通不沟通。
女人本身就容易情绪化、能教育了孩子的男性本身就是高智商的好像也不需要学啥亲子沟通了,男孩子出门踢场球搞定,女孩宠成小公主就行。
如果看孩子的是奶奶的,会不会用智能手机会不会用微信就是个大问题了,会用认识字吗?能读懂那些专业词汇吗?
加上几十年的阅历,更难改变认知……
不然也不会出现固执的老头老太太。谁听过固执的小该这个词?
大多数万微信的年轻人多,本身又没孩子。她学这个有啥用……
指数基金就不同,为啥呢?因为能进了那个群的本身就是想找个人品牌实现副业变现的人。她的目的就两字赚钱。
不管是00后,90后,80后,70后。好像70后的都少。基本上是00后,90后,80后能支付入群费本身就能自由花钱的能力。
加上来找个人品牌实现副业变现,本身就是为了赚钱。很多人是没有买股票的经历的,就算听过炒股票,没有听过指数基金定投的多了去了。
有的买了点也是跟着瞎买的,并没有深度的研究过。没有学习指数基金,加上在线理财课程并没有对指数基金定投细化讲的。
更别说一对一辅导你怎么学习了,本身来这里的人就是赚钱的,这本身就是痛点客户了,只要跟钱相关的肯定吸引人。
谁跟钱有仇啊。加上指数基金定投是巴菲特老爷子着力推荐的,有这个大咖背书。
这纯属活广告,巴菲特那是全民偶像,你去看看哪个理财课程没有讲到巴菲特这个名字的,没有讲到的课程都不叫理财课。
我写了篇我的碎碎念--巴菲特,随手发出来的,阅读量最高的,为啥?因为巴菲特自带流量的。
巴菲特老爷子就是自带流量的。名人背书这件事我昨天写了部分观点。
这可能是我和有的人选择在线课程最大不同,我不看重名人背书。
就像我当时选择J小姐的课程,她当时没有现在火。就像我选择用的护肤品素僖一样,J小姐也是很少让名人给她背书。
我上过的课程有像彭小六这样的名人的,还有明星背书的服装搭配师。也有连公众号都没有的人,当时只是因为某些事进入一个群而已。这样的太多了,有些我连照片都没看过。其中我给付费的瑜伽课程老师就是三年前进的一个群认识的。
拍合照不代表啥,给哪个明星做过服装搭配师也根本不重要。谁知道她之于明星是不是助理的助理价格还是主力价值呢?
很多人看重名人背书,我不太看重。那不在我主要的参考的要素范围。
就像马云揭秘过一个微商产品的老板,说根本没有什么交集,只是一个大会上她跟很多人合照,出于礼貌性拍了一张照片而已。但是被代理刷变朋友圈了。
由于无法排版,就弄上横线吧,这是我昨天随着顺着衣品这件事来说的,这个就是个一个角度观点。
估计很多人会说你怎么来回说,没有立场和原则的人呢?
且慢慢往下看。
名人背书这件事就看你怎么看了,怎么可以和名人处好关系,让他来给你背书,他愿意推荐你这就是一种能力,她认可你的。
推荐这件事范围也是多变的哦。有一种是利益分成,还有一种共享资源那种。所以目的不同,采用的方式不同。资源共享比方对方的粉丝数有多少。
所以事情就是多面性。画横线的只能从知识付费这个角度来看,因为有的不出名,不代表他没有价值。只是现在不火罢了。
她文案做的不好,广告写的不好,图片拍的不好。只有一个人而已。
无法做到身兼数职。
我会不会选择名人背书的作者呢,会啊。比方吴军能推荐的作者我就会好奇,能让吴军推荐的人肯定有他的优点。
所以还是回到那个话题,怎么能让名人认可你,而对你进行推荐那就是你的能力了。能让他转发到朋友圈,能让你认可你的价值。
我自己现在做的工作,就是靠各种人推荐而来的。我曾经写过我走过各种的知识付费的路程。估计很多人没有注意一点。就是我的时间特别自由。想去就去,不想去就不去。
痛苦的时候,就不想上班了,一我不是公务员,二也不是富二代。你们想我们这十八线小城市连保险都不给你缴纳。
能随便请假吗?大多数休息一天,我去参加瑜伽教练培训一走就是一个月。
我这几年就是这么做的,我没有选择坐班,我选择了时间上的自由。为啥?虽然坐班稳定,工资比这个好点,可是时间不自由。
我这三年怎么可能想去内观就去内观,我一不是公务员,二不是老师,也不是富二代,是农二代。
我们这里私企不是随便可以请假的,人生本来就是一场选择,得到什么就要牺牲什么。
在我的认知里,我宁愿牺牲点金钱换取时间,注定不安定。下个月可能就没有工资了。因为这个工作非常熟悉了,加上以后对我之后发展需要能力不是这个范围能取到的。
因为任何事情都有一个它自身的极限,不仅是手机,同样一座城市也是的。
我的职业能力在我们这个城市就导致我到了我能力范围内的极限了。
在往上走需要大量的人脉关系网了,在北方这个小城市那需要的是家庭背景了,已经不是能量不能力的问题了。那是先天给的,不是后天努力就可以得到的。
我看到太多有能力的人提拔不上去,因为没有一个好爸爸或者好哥哥。如果你爸爸不在其位,那个……所以这就是现实。
没有固定的线上,没有标准的答案。
就像做亲子沟通的那个个人品牌,不是她不努力。
就像我想告诉别人底层逻辑的重要性,我也在努力。但是教育成本太大了。
所以这就是我自己的定位错了,太赶超前了。不是个具象的东西,是个抽象的概念。范围又比较广。
就得重新来过。不过最近收获也是很大的。因为内心觉醒了,没有玻璃心了。
开始认可自己了。
有人来,我没有进行收费就是我自己的错。底层逻辑太抽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