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发
毕业已经十余年,到现在还记得工作后第一份工作不到一个月做错的那个case的企业名称,我想它们大概已经刻入骨髓,有生之年都不会忘记了。做错不是因为能力不足,而是找不到重要单据。
作为独生子女的我,生活习惯被代劳,乱堆乱放是是常态,经常找不到上一季的衣服,收纳起的帽子,以及各种。每天都在重复找找找,生活有点困难还可以遮掩,工作却不能如是。低头看着自称乱得有章法的办公桌,几乎没有裸露的桌面,全部被文件覆盖住了,显示屏被桌面装饰物环绕,本应塞满笔的笔筒此刻空空荡荡,而笔们却藏匿在桌子的各处,这一时刻,我终于做出了决定——开始整理。立即从网上买来了收纳的抽屉,将文件分别放入抽屉。
围墙
这对别人来说轻而易举的事情,却让我屡屡碰壁。我将文件分别放在抽屉里,可是一旦找起来又是堆在桌面上。所以,常常周五收拾好了,周一下午又恢复原貌。办公桌经常一层file
叠一层file,厚如高楼,而想起要补个签名,却发现签字笔不知道夹在哪里了,又是长达几分钟的翻、挪、找。只有在周五下班前桌子才恢复清明,和它的主人一样度个清爽的周末。
暗夜
就在满足于桌面偶有晴朗,取得一点点小进步时,我被派出差。出差前我仔细收拾了办公桌,把须办事宜写在纸上与一位同事交接。本以为一切顺利,却出了大问题,一份报告的方法不满足客户要求,原因是同事没有看到和沟通,然而迎接我的是领导劈头盖脸的批评,因为帮忙同事甩锅轻松“她的文件我找不到。”我终于意识整理并不是简单地把东西分放在各个地方。
奇迹
与每一本书的遇见也是冥冥中注定的。凑单书《改变人生的15分钟超级整理术》恰到好处地闯入视野。整理的核心是“流动”,整理有四个阶段:合理的消费,收纳,打扫与扔杂物。
成长
“合理消费”对于可爱的办公桌装饰物适当取舍不能把它变成展示柜。
“收纳”是让物品“各得其所”,收拾到合适的位置上。先对办公桌进行分区,工作中最重要的电脑放在桌子上最重要的位置。其余物品全部堆放在桌子上,按照“电子类”“文具类”“文件类”进行归类,按照重要程度及使用频率分放在不同抽屉的不同位置。相当于给所有的物品分配宿舍。
“打扫”就是卫生的清扫,使其干净。
“扔杂物”指无价值的小零碎物品,就算使用也不会带来任何成果的东西,然而这些往往是我们的“宝贝”,觉得比什么珍贵。
有了攻略加持,一切变得好玩了,学习整理变成了一个闯关游戏。
翻转
真正做到扔东西是很难的,但这又是整理中最重要的一环。意识到这一点后,我花费了半天休假时间,将所有的文件、文具、个人物品都摊放在桌子上。那真是很大的一座山,开始告别和抛弃,然后对办公桌区域进行划分功能并贴标签,坚持每天下班前五分钟复位。每天都能丢掉一点东西,不再为冗繁所累,找东西的次数明显下降,工作更加高效。被领导和同事吐槽办公桌终于在整理中日渐美化。
回首
我爱上了整理,将整理应用到家中,并从中获得了快乐。我的改变渐渐带动了周围同事的整理热情,工作的高效率赢得了领导的信任,更为我带来了意外的收获。
工作第三年,公司设立一次系统培训课,最后要围绕一个主题生成大作业,我将我的经历分享了出去,意外地获得了同事的认同和实践。不仅凭借这个主题获得了年度最佳学员,还被邀请去外地分公司分享。
整理会清除职场负能量,让工作更高效,给自己带来了成功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