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需要明确的是,不同于人们所习惯接受的生物学概念——在本书里,尼尔•波兹曼所讨论的“童年”,指的是一种被创造的、相对于“成年”存在的社会学概念,因而读者不必误会这是一本讲因为饮食结构改变而使孩童生理性过度过早发育的营养学作品——尽管这也是个重要的问题。在作者看来,区别的“童年”与“成年”的,是经验获取与拥有。“童年”是人心智上的未完成状态,因而充满可能。
尽管书名是“童年的消逝”,但波兹曼用了很大的篇幅——绝大的篇幅,来叙述童年的产生。在他看来,既然区分“童年”与“成年”的是经验,那么经验的保存与获取,也就成了“童年”产生的契机。于是在波兹曼简短的“童年史”里,印刷术的发明,成了一个重要的时间点——与之相对应的,是中世纪的黑暗。蒙昧是那个时代的主旋律,“儿童化的成人”是这一时期典型的人物形象。至于儿童,他们正在忙着做“大人们的游戏”。
其实读到这里,读者已经不难看到波兹曼的核心观念了。为什么要强调“童年”,是因为如果没有童年,代表着人类引以为豪的理智与创造的“成年时代”也将不复存在——“童年的危机”,也就是整个人类社会崩塌的前兆。所以波兹曼讲述的“童年之前”,实际上是为了解释,是怎样的条件,促发了童年的形成——一旦这个条件不在被满足,童年的危机便产生了。这个条件,便是经验,要以书写和阅读——需要经过训练才能掌握的技艺——的方式被贮存和获取。
这实质上是说,因为这种需要经过训练才能掌握的记忆,无形中成了横隔在“儿童”与“大人”之间的屏障。儿童要经过努力,才能走完通向“大人的世界”的路。但当文字渐渐被现代的传媒方式取代,经验的获取变得越发容易时,儿童不需要走太多的路,便可以成为大人了。而这种状况的普遍产生,摧毁的是从儿童到成年的“教育时间”。
这看上去似乎没什么不好——但根本上,毁灭的是更多的可能性。因为当孩童拥有与他的生理年纪不相称的经验时,他所做的事情,实际上违反了正常的成长轨迹。他会主动发现并选择沉溺于“成人的乐趣”的,于是“早慧”之后的“早衰”,其实因为透支了能量,用于“享乐”的必然结果。这与其说是消逝,却也是倒退——孩子又一次成了“微型的成人”,长大的意义,只是过上和成人们同样的生活。没有创造,也没有改变的可能。儿童在自己世界里,演习着大人的玩乐——而成人的世界反复上演的,不也是孩子的把戏吗?
需要指出的是,本书的成书,是在属于电视文化的八十年代。因而波兹曼对于即将到来的“电脑时代”,波兹曼还是充满希望的,毕竟“电脑”似乎还是一种通过一定程度的训练才可能掌握使用的工具,除非“让百姓使用电脑并被电脑利用,却无需理解其中的所以然……童年可以没有任何障碍地通向它被淹没的旅程”。读到这里,对着电脑或是手机屏幕看到这些文字的你,又作何感想呢?
小时候读过一篇作文,讲的是一个小孩子读到“破茧成蝶”的故事后,觉得这个过程太漫长痛苦,所以就用剪刀破开了蚕茧,结果却导致了蚕的夭亡。童年被“毁”了似乎不会导致这样悲惨的结果,但波兹曼的担忧,似乎在今天,已经是触目可及的事实。
所幸知道了原因,我们似乎,还是可以做些什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