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阿勋
今天这里,我留了一个巨大的珍珠,但愿那些修行“自我”“小我”的人看到,并看得懂。
刚才,500年前的江南酒肆里,我身边,那个老吴端着着烫好的半斤花雕,思忖着,通过菩萨们验了团队的凝聚力,就该是人参果了,因为人参果故事里有着一些关于悟空的因缘,但是,怎么会直接到了白骨精呢?看来人参果是放在后面了,不会没有了吧?那可是一个非常有名的桥段,老吴要是知道没有了会生气的,我刚才从500年前江南的酒肆回来,看看这个西行小分队,走到哪里了。
哦,白骨精了,编剧真是一个多情的种子,还给白骨精夫人安排了一个天音王子的感情戏,初步看来,这段是给新版西游记减分的,原因不是编剧用心,错了,编剧这个地方的安排,原因就是太用心,可惜这个用心用的是脑,是在用力,却真的没有用心。此心非彼心啊。
新版西游记走到14集,基本上可以感觉到,这版西游记编剧实在是太用力了,不仅编入了大量莫名的感情戏,让唐僧一改以前的孱弱形象,成为一个定力十足的僧人,当然离悟道的禅师差的还远,因为禅是不会这么拘谨于法术和善恶。得道的禅师用的才是心,唐僧用的叫力。在力那里,我们看到的充其量是“定”,但是只有在悟道的禅师那里,你会看到定以外的东西:是一种灵动,和智慧。
昨天说到三打白骨精,没有忠于原著,这倒不是问题,老吴作为一个想得开的禅师,能写出西游记,就是标准的一个性情中人,他不太会真的介意后人来改他的东西,但是这个三打白骨精中翩翩姐变成的白骨精,拍的不成功:演员不到位,故事不到位,不交代怎么鹏王就变成了白骨精,这实在有些不尊重观众。但是在表现猪八戒和孙悟空之间的关系上,做的比原著好,原著里面孙悟空对师傅真的不够尊重,要知道悟空是心,心有了成佛的念头,才会西游取经,既然已经上路,就不该这么对待佛念。
这一段无论是老吴还有终于原著的桥段里,都很好表现了孙悟空是如何被猪八戒陷害的,被唐僧书写了断绝师徒关系的文书,然后不得不回到花果山,离开的时候,这段戏还是比较精彩的,孙悟空并不想离开,这颗心实际上已经动过,已经不是那个一心想当齐天大圣的美猴王,他已经知道这人世间还有比帝王将相更重要的事情,这样的心怎么可能走开呢?但是唐僧却不得不断绝关系,这里面最大的问题就在于这个猪八戒,这个猪八戒搬弄是非终于让唐僧一纸休书,修了这个根本离不开的徒弟。
当然了,西游记是悟空的心,加上唐僧的成佛之念的修行之路,离开了孙悟空这颗心,修行什么,行者都没有了,修行者,是谁啊?所以你不用想,离开孙悟空,这支队伍走不动,这是后话。
猪八戒代表身,就是很多欲念杂陈的所在,而悟空是那个心,我们老说身心合一,知行合一,这个合一过程为什么这么难呢?就是这个身,连老子都说唯一之患“在我有身”,所以猪八戒注定了是西行小分队的最不安定因素,只有这个“身”总会带着我们跑,其实这里说的“身”就是我们普通意义上的这个“我”,我们这个“我”,心理学上叫自我,你看猪八戒几乎集中了我们所有自我的缺点:贪婪,好吃懒做,而且搬弄是非,关键时刻不承担责任,看到别人好还嫉妒,落井下石,几乎没有任何是处,但是呢?转过头来,他也是这支队伍中另外一个词的唯一落点“享受”,说到享受这个词,这四个人加上马,你只会想到孙悟空,其他人都跟这词汇一点关系都没有,所以,这个猪八戒还是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的,这个“身”给我们带来不好的东西的同时,也只有“身”这个“我”,才会带给我们享受、带给我们快乐,这确实是猪八戒最重要的,也是这支队伍离不开猪八戒的原因。
很多人修行,讲究“无我”但是这个无我,可不是要摈弃掉这个身子,这个身子不错,的确是“大患”,但是这个身子要去掉,恰恰要“爱护”,爱护自我,你才能去掉自我,你没有听错,这个爱护不是“溺爱”,不是想怎样就怎样,这个爱护,恰恰是接纳,很多人最不接纳的其实不是别人,不是自己爱人和孩子,几乎所有的修行者,其实不能接纳的只有自己,这里的这个自己还不是“佛心”,而是“心念”,一会儿觉得这个念头好,一会儿又责怪自己怎么这么想,怎么这边么笨,怎么这么不“慈悲”,这种判断其实大可不必,为什么,当你这么判断,你的判断不又成了一个有判断的念头?“凡有判断就是分别”念念不断,一个接着一个,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就像《开启的世界》里面我说过的,问题的解决方法是在问题之外,而不是去解决一个问题,那就会带来更多的问题,一个接着一个,你的生活就想入了问题的毛线团里了。
那么对于这个“身”这个“自我”该怎样做到“放下”“无我”呢,放下自我的关键是“众生”,注意啊,这可是一个大窍门,所谓“一念觉我即是佛,一念觉众生是佛。”这里可不是两个念头,这里的两句话是一个念头,也就是当你只修你的“自我”内在的时候,你修来修去都是瞎折腾,为什么?
真正的我心,修正到底是空无边界,修的就是你那个“自我”的气泡,可是你却在这个气泡“内部”修来修去,你除了强化这个“气泡”你还在做什么?
不仅不是真修行,其实反倒是越来越差劲,不是吗?问问你自己。
这么说吧,原本你要做的事情就是你拥有了一栋楼,修行就是让你离开自己那一间小房子,去享受所有的房子的美丽,让你享受整个无比巨大的大楼,包括你自己那间,可是你却打死都不出去,只是在那里修理自己的屋子,还抱怨说自己怎么就是出不去,哈哈哈,你不是瞎折腾是什么?
但是为什么那么多人就是不出去呢?很简单,那个屋子里有一个小宠物狗,老撕咬着你不放,它生怕你丢了它,出去了,就再也不回来,但是其实呢,既然你拥有整栋房子,当然这个屋子也是你的,你可以带着这个宠物出去看看其他的房间的。关键是你要让这只宠物狗明白这一点,这只宠物狗怎么才能明白呢?
你必须爱护它,让它放心,当它足够放心,它就会跟你一起天地逍遥游了。呵呵。
那些还在挣扎在与“小我”斗,希望“无我”的人,希望你们看懂上面两段,你就算没有白来。
回到猪八戒和孙悟空,这个“自我”和“心”,他们之间一开始就是这个关系,孙悟空看不惯猪八戒的好吃懒做不干活,贪婪和好色,就像心看不惯这个“自我”这么市侩、贪婪一样,而猪八戒呢,看不惯孙悟空本领高强,和瞧不起自己,特不服,所以遇见机会就排斥悟空,就像“自我”总担心心瞧不起,总是嫉妒你,用一些小计谋算计你的“心”。这一点要补充一句啊,我们以前《21天》中说“其实我们每一个人有十匹马,但是我们总是只用一匹马”还记得吗?就是说的这个,孙悟空是多少屁马?当然是10匹都不止,猪八戒这个只会算计的,只有一匹马,当然本事差远了,这个“自我”如果不服“心”,那会怎样,那么这个心只好再回到花果山。
前面我们讲过,花果山四万八千小猴子代表我们的烦恼心,花果山美猴王,代表凡人的称王称圣的野心和妄念,所以离开了唐僧这个成佛的念头,也就是重新回到了凡人,这颗心就会怎么样?忐忑不安,所以即便是美猴王重新整理了花果山,这颗心早已不当年的齐天大生了,一旦有了成佛,或者说解脱的念头,尘世间很多东西自然会放下。因为那时候我们开始思考一件事了:
我们是否走的太远了,忘了为什么要出发。
三打白骨精之后,电视版的编剧,没有让孙悟空按照老吴的感觉直接回到花果山,而是让他先去了菩提老祖那里,这又看出了编剧的用力,这种用力实际上真有些因形害意,难怪会有一些观众不屑这一版西游记,因为凡是教化,必须寓教于乐,太刻意了就没意思了,在游戏中,在乐趣中,学习效果才会最大话,可惜这个电视剧的编剧功力如果再深一些就好了,现在恰好介于成长中间,虽然看得出她,对了,我不知道编剧是不是女士,只是一种直觉,因为其心思太细,思绪过多,编剧对佛的研究比上一版多,也顿悟过一点东西,但是显然还在上山路上,没有到达山顶,到了山顶之后下山来,再编剧这个西游记就好了,不过呢,说实话,真的下了山,除非有众生是佛的慈悲念头,否则就不大会去编什么西游记了,唉,古往今来,总是如此,凡人和从圣入凡的人,都是不屑,只有这中间的人兢兢业业。可是造化太浅,如何点化众生?
这位佛学爱好者的编剧的良苦用心,不说也不太好,这毕竟是一个发心,更是一个优秀的团队的勤奋工作,还是说说吧:
首先这里菩提老祖见了他之后问了三个问题:“灵台方寸山在何处?斜月三星洞在何处?菩提老祖我是谁?”
看过我开头时的评点的人已经知道了这些问题的答案,可是这个孙悟空,毛毛草草,不知道这问题算是什么,于是菩提老祖给了他一个难题,去磨石头成为镜子,在《开启的禅》里面我们讲过这个禅宗公案,可有人知道?是啊,还没有上架,这个月书就上架,你能买到,我就不问你了。
每一个当下的经历都是一个贝壳,今天这篇文章也是,那么,
开启当下的贝壳,你看到这个贝壳里都有什么是珍珠呢?
今天,我可是留了一个巨大的珍珠啊,但愿那些修行的人看的到,看得懂。本分已尽,我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