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细梳理一下,对韩信重要的人其实不少,以我的视角,选出了以下五位。
漂母
这应该是韩信生命中的第一个贵人吧。当南昌的那个小亭长都不再给韩信饭吃的时候,韩信彻底失去了果腹的可能。就在他走投无路的时候,河边洗衣服的漂母送给他饭吃。要说南昌的那个亭长管韩信的饭多少有点看重韩信的才华,那这位漂母送给韩信饭吃,则完全是出于善良的本性。不过,虽说漂母善良,但也对韩信这样混日子表示了藐视。是啊,一个手脚健全的壮年男子,哪里不能讨一口饭吃,整天无所事事,实在不是长久之计啊。韩信在表达谢意时,被漂母“教训”了一通,这也是让韩信决心从军的一个关键因素吧。
萧何
如果漂母是韩信人生中的第一位贵人,那萧何就是第二位,而且发挥的作用丝毫不比漂母逊色,他让韩信建立不世之功成为了可能。即使是刘邦,最开始的时候也没有把韩信太当成重要的人才对待,但是萧何看出了韩信的大才,只是苦于没有机会引荐。当刘邦和汉军被困于汉中时,引荐韩信的机会到了。因为萧何知道,能带领汉军打破三秦之地的封锁,重新东出跟项羽争夺天下的人,只有韩信,所以才有了“月下追韩信”的千古美谈。刚开始刘邦可是不买账的,还以为萧何也逃跑了。后来虽然知道他去追韩信(韩信很重要),也仅仅只想给韩信一个将军做做。可在韩信的任用上面,萧何坚持自己的观点,甚至都有一点逼迫刘邦的意思。到最后,刘邦还是封了韩信大将军。历史上,初掌兵权就当大将军的将领,应该不多吧!这功劳,应该归萧何。由此,韩信开启了他的辉煌人生。不过,他没想到的是,最后让他走完人生路的人,竟也是这个人。
刘邦
不得不说,刘邦是伟大的。在没有韩信做大将军之前,刘邦在军事方面,可谓是一手烂牌,几乎没有什么可以拿得出手的人。然而,就是在这样一种情况之下,他却敢启用韩信,直接将大权交出,这种胸襟,让人敬佩。实际上,让韩信成就千古功业的人是刘邦。要知道,在韩信去刘邦那任职之前可是在项羽那干过一段时间的,但却没有被重用。可以说,韩信一生中数次命运的转折,那都在刘邦强大的光环照耀之下。韩信是感恩的,对刘邦的知遇之恩铭感肺腑,这也是他后来没有叛离刘邦选择中立的重要原因吧。
蒯通
我把这个人搬出来,实在有自己主观上的情感色彩。我认为,这个人对韩信来讲是一个重要的人。实际上他本名蒯彻,为了避武帝的讳,才被太史公给改了名字。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蒯通都是韩信最重要的谋士。实际上称蒯通为纵横家更准确。既然是纵横家,那就会瞄准苏秦、张仪,按照他们的标准去建功立业。虽然理论上蒯通也是刘邦的手下,但作为纵横家,他实际上是只为韩信一人谋,让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以便实现自己的宏伟理想。所以,在郦食其游说齐国成功之后,他还是鼓动韩信发兵攻打齐国,导致郦食其被杀。不过,最精彩的部分还是他游说韩信谋取天下的那段。从背面望韩信“贵不可言”,实际上是在怂恿韩信背离刘邦。而“三分天下,鼎足而立”的构想更是准确、大胆、切中要害。从这个角度看,四百多年后,无论是鲁肃还是诸葛亮,应该都是蒯通的学生吧。很可惜,韩信没有遵照蒯通的谋划,最后结局被蒯通言中。
吕雉
最后这个人,实在应该出来,因为一代名将韩信就死在她的手中。关于这个女人,过于复杂,从她一生中做过的事情看,很难给她做出一个准确的评价,只能就某一件事情,分析出她的某些特性。那么在诛杀韩信的过程中,吕阿姨表现出来的果敢和决绝,实在也是让很多男儿都自愧不如。当时,刘邦正在外征讨叛贼,吕雉征求了陈平和萧何的意见之后,用二人计,使萧何将韩信骗入宫中,擒杀!可怜韩信,一生纵横天下无敌手,大小战事未尝败绩,最后竟死于女人之手。
韩信生命中的不同时期,遇到了这五位足以改变他命运的人(当然,蒯通失败了,但却实实在在有改变他命运的能力),让一个天才的统帅绽放了自己辉煌的一生。而最后,他未得善终,却不能怪旁人,这是他性格使然,命中注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