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一个朋友讲到关于《你的知识需要整理》一书后,果断买入,因为感觉自己的知识实在太需要整理了。朋友说她现在的知识一盘散沙,是该打地基的时候了,那自己更甚了。就如古典老师在一篇文章中讲到的那样:我们自己要搭建自己的知识架构,这样今后每一次新知识的汲取都可以对应的放到“知识大厦”的不同楼层和不同房间中去。
在《你的知识需要整理》一书 中,作者认为知识管理包括学习知识、保存知识、知识共享、知识使用和知识创新五个方面来进行。
01 学习知识
我曾经很迷茫,不知道自己到底要看哪些书,很多时候觉得自己读的书都没什么用,买了很多,读过不久就完全丢之脑后,感觉都白读了,甚至怀疑读书是否适合自己。当我看到《书到不会读,你还想成功》后,看到里面介绍的读书方法才发现原来方法如此重要!就如叶武滨老师说的,任何事情用对了方法,就不难了。以前的自己缺少的就是方法。
于是我写了一篇名为《用快于周围环境两倍的速度奔跑——读<书都不会读,你还想成功> 有感》的文章,里面介绍按照3个步骤来进行读书,现在我放在这里,希望能帮助到你。第一阶段是100天读33本书,养成阅读的习惯。 第二阶段是1年读100本专业书籍,培养专业能力。 第三阶段是1年读365本书,1天1本,从一般性的阅读过渡到加强定向的阅读,拥有成功者的思维方式。
我们的知识需要管理,而知识体系的建立是有方法可依的。
02 保存知识
《你的知识需要整理》一书是2010年出版的,书中介绍的很多保存的方法已然过时。由此也可见我们知识的更新换代是多么快,你不跟上,你就会被知识残忍的远远的甩在身后!
你的知识有保存吗?你是否也和我一样有过这样的场景:明明之前看过一份资料,在写某报告时需用到却怎么也找不到?或者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找到了,但时间花去不少,导致效率的低下;你的文件夹里是否塞满了下载的各种你觉得有用的东西,但是下了之后却再没有打开过?
这和我前几天做的关于“一屋一生”的断舍离分享有相通之处。当我不断的在给自己的生活和思想以及手机电脑做断舍离时,就是希望腾出空间来留白。就如商场里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店铺一样,一定是留白很多的。所以,把各个资料分明别类的整理好,给电脑也给自己空白,可以让我们的思想也瞬间呼吸到新鲜的空气。把我们的知识分门别类的整理好,即整齐又方便找,而且还美观,何乐而不为!
推荐一款很好用的整理和保存知识的软件:印象笔记。我个人用到现在觉得非常受益~
03 共享知识
你是否觉得自己满腹经纶却不为人所知,我才高八斗却在做一些完全不能发挥自己才能的事情?现在早已经过了“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年代。因为在香气还没有完全飘到你鼻子跟前之前,空气中的香气已经被太多其他的气味掺杂,或者冲淡。
想让大家知道你,认可你,给你一最简单的办法:去共享你的知识吧。
共享知识,让大家都知道你,认识你,你收获了个人品牌。随之而来的就是各种合作的机会;如果想换工作,也因为你之前的分享,大家了解你,朋友推荐更容易;又因为你无私的分享,吸引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让你拥有越来越多的人脉。当你能掌控的事情越来越多时,你会有种我的人生我做主的畅快之感。
04 知识使用
为何古代有“百无一用是书生”这样的说辞?管理学大师德鲁克说:把才华应用于实践中——才能本身毫无用处。许多有才华的人一生碌碌无为,通常是因为他们把才华本身看做是一种结果。这应该是对前面问题最好的解答吧。
作者认为,光有显性知识是不够的,因为它无法发挥作用。满口的之乎者也,却不了解社会和具体的工作,怎么能让大家认可,而这种人缺少的就是隐性知识。隐性知识只有在日常工作和生活积累以及有意识的学习才能掌握。清晰的记得《刘三姐》电影里刘三姐和3个秀才在漓江上对歌的情景。声称“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的秀才们总闹笑话,诸如耕田的时候人走前面牛走后面,问他“几月是谷雨,几月是春分”完全就是一副懵逼的状态,典型的百无一用是书生的案例。
所以,有了显性知识,就努力的去实践吧,在实践中,积累我们的隐性知识。
05 知识创新
知识的创新作者认为有三性,即新颖性、实用性和可行性。本人很感兴趣的一点是现在很火的思维导图。我们的左脑负责掌管语言、文字、数字、分析、逻辑等理性思维;右脑负责掌管图形图像、艺术、直觉等感性思维。视觉思维就是右脑思维,右脑的记忆速度是左脑的100倍,记忆储存量是左脑的100万倍。但我们现在用的最多的却是左脑,右脑的资源被大大的浪费掉了!思维导图可以很好的结合左右脑,让我们的左右脑一起工作。建议大家可以用思维导图来为你枯燥的生活加点料。
此外,音乐是最好的开发右脑工具之一 ,爱因斯坦与小提琴形影不离,几乎没有一天不拉的,演奏音乐简直成了他的”第二职业。让自己沉沁在音乐的世界里吧,放飞梦想,遨游于太空中,你会体验到不一样的生命力。
管理好我们的知识,其实就是管理好我们的事业和生活,也即管理好我们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