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缘起
《礼记·学记》曰: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毕业十年,混迹于教育行业承平日久,教学中的困惑也越来越多。总感觉在专业发展上突破很少,遑论建树。夜深人静,细思不安,辗转反侧,总渴望得高人以指点。
机会来了,这个夏季,得益于郑州市教育局主持、学校派遣,我与郑州市100多位同仁奔赴湖南长沙培训学习。
二、求知
巍巍麓山,浩浩湘江,钟灵毓秀,源远流长,中原英良汇聚于此,十天研修,共同成长。十天里,与名师面对面,感觉自己就如同一块海绵,每一个毛孔都张开了,咕咕咚咚地吸收着水分。
第一桶水,来自于湖南省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的黄佑生老师。黄老师讲师德抛却了传统的高大上,代之以更人性、更接地气的小而美。老师只是一个普通人,而不是完美之人,也不是神,当挣脱了被绑架的道德,多少同行心底释然。是啊,不是非得家破人亡,凄苦清贫,疾病缠身才是师德高尚,师德修养应与幸福同行,通过自身不断的修行,身教言传,把幸福的人培养为更幸福的人,把优秀的人培养为更优秀的人。
第二通水,来自长沙名校雅礼中学的胡军哲老师,胡老师执教二十一载,致力于教学一线的他,广泛阅读,笔耕不辍,发表学术研究文章100余篇。基于此,他向我们传授了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即阅读、思考和写作。这也正是我今后要努力的方向。
第三桶水,仍是来自长沙名校老师,长郡中学的周宽老师。这是一个慷慨激昂、又不缺扎根实际的老师。如何出一套高质量的模拟题,周老师现身说法,以大量的实战题目,讲明了对于制作高质量模拟题的注意事项。从中不难看出,周老师长期广泛而深入的阅读,功夫在课堂外的深厚功底。
第四桶水,长沙一中名师瞿建湘老师的《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设计》,他不仅用实例说明了怎样制定一节课的教学目标,而且在更深的层次上触发了我对历史教学的思考。
第五桶水,来自湖南师大附中的刘丽珍老师,从一场与北大红楼的缘起向我们解读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也使我们对湖湘文化精神有了进一步了解。
第六桶水,郭玉良老师用一个个生动有趣的事例和小故事,告诉我们要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会良好沟通,大家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了如何调节职业倦怠。
第七桶水,长沙市第六中学黄敏兰老师,从历史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讲起结合自己的教学实例,为我们讲解了素养立意下历史课堂教学的思路。
第八桶水,来自名校实地观摩。湖南师大附中梅溪湖中学和长沙县实验中学马如龙名师工作室。同行的老师们认真地看,仔细地听,评课讨论更为精彩。通过这些观摩,我深刻地认识到一个学校的发展,靠的是一大批勤读书、多思考、频实践的优秀老师,名师是把教育当成事业,在专业上孜孜以求,不断完善自己的人,只要你想,肯做,你也可以。
第九桶水,是刘蓉芳老师带来的互联网+时代的教学创新与探究。年轻的刘老师紧跟着时代,追逐着教育的前沿。单是那自我介绍的微课就令人眼前一亮,微课在教学中有着多种用途,对我们的课堂大有益处。刘老师就如何制作微课,如何使用2016版PPT,进行了详细介绍,可谓干货满满。是的,未来已来,任何一个老师都不能躲避网联网带来的冲击,作为新时代的教育者要紧紧把握住时代脉搏,提高自己的教育技术,才能不被时代踩在脚下。
最后要说的这桶水,不是某个人给予的,而是湖南省博物馆赐予的。要了解一座城,最好的去处就是她的博物馆,一座城市的底蕴有多深,去博物馆看看即知晓;湖湘文化魅力有多大,看看博物馆门前的阵势便可知。
一部湖南史,半部近代史。两度参观湖南省博物馆,还是觉得意犹未尽。马王堆汉墓举世无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在这里大放光彩,湖南省博物馆带给我的不仅是知识上的增量,还有更大的心灵冲击。
三、勉行
曾国藩在家训中讲过:“为一身计,则必操习技艺,磨炼筋骨,困知勉行,操心危虑,而后可以増智能而长才识。”作为教育者,教学是一门的需修炼终身的技艺。在湖南师大十天的学习中,听大家教导,与名师交流,观同仁风采,寻教育差距,认识了一批有功底、有情怀、有追求的教育人,未来教育的路途中,这些都是我砥砺前行的力量。
2018年7月9日,长沙归来,是为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