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余生很贵,务必珍惜早睡!运动,读书!七分柴米油盐酱醋茶,三分琴棋书画诗酒花!
2、知足,做人在于自律,做事在于理智,客观分析判断,理性思考选择,不自以为是,不自作聪明,不自不量力,少犯错误,踏实进取,在自己能力圈内不断精进,大胆探索。对超出自己能力圈的事情,不熟不做,不知不做,坚决摒弃不懂装懂,似是而非。只有这样,保持平和心态,乐在其中,心情才能快乐。 而一切痛苦的根源都在于认知错误,既不自知,也不知人。
3、人们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给老师和学校的职责比喻成,传道、受业、解惑。其实,读书的目的也可以总结为六个字,那就是,明理、医愚、修身,最后归于养心。感恩、宽容、知足!
4、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乔布斯在耶鲁大学做演讲时说:当下经历的挫折、失败,以及你的转变与奋斗,是自己一生的一颗颗闪亮的珍珠,这些珍珠串起来就形成了一条璀璨的珍珠项链。
5、 使人成熟和成长的,从来不是岁月而是经历!
6、凡事皆有道理,因思考而知性。每个事情背后都应该有逻辑架构。要找到它。
7、河南白马寺门上贴着一副对联:“天雨虽大,不润无根之草;佛法虽宽,只渡有缘之人。”
8、三体3死神永生:无知和弱小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王坚博士:做什么事情,傲慢的心态是要放下的,任何傲慢都会阻碍你的认识和创新。
9、弘一法师:自古仁人志士,以儒济世、以道修身、以佛治心,可谓是智慧通达。儒家养正气,道家修大气,佛家化怨气。
10、梦参老法师,对大众慈悲前,先对自己慈悲!
11、左宗棠: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择高处立,就平处坐,向宽处行。
与人共事,要学吃亏。
读未见书,如得良友;读已见书,如逢故人。
身无半文,心忧天下;破书万卷,神交故人。
好便宜者,不可与之交财,多狐疑者,不可与之谋事。
12、杨绛先生: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13、人生不求太满,小满即是圆满。万物枯荣,人事兴衰,半点也由不得人。曾国藩:“凡成大事,人谋居半,天意居半”。有时候,人再努力,也抵不过命运的拨弄,事情成败不在自身,而在运气。 一旦生出求完满之心,人生就有了无穷的痛苦。得失随缘,才能心无增减。接受不完美,接受小满,就是接受了现实的人生。
14、改造人是监狱的事,教育人是学校的事,当碰到垃圾人,不要去拥抱他,而是侧身远离他!
15、养心:心就是养神,不是指心脏,中医心脏叫心包,要顺应,了解欲望,三岁看小七岁看大,也是顺应小孩天性,五脏六腑都带月字。胃喜为补。养性,也差不多。
16、圣人说:“人的烦恼皆来自于想改变别人。”当我们过分关注他人时,就会因为他人的一言一行,变得患得患失。也会无形中给别人造成困扰,最终内心难以安定,痛苦烦恼滋生。
放下改变别人的欲望,是对别人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善良。
17、不怕失去,才会得到更多。
18、这个世界对待你的方式并不取决于你怎么对待别人,而取决于你怎么对待自己。
其实你所遇到的每一个人,都是你自己,而你所读过的每一本书,都是未来的自己拼命想投给你的信息。
人生其实很短,做完自己想做的事之后就没有多少时间了,所以一生只做自己想做的事。
你做出的某个决定,就要承担相应的后果,因为这是你需要付出的代价。
一个人的生命质量,就等于这个人的认知质量,并且分毫不差。
19、随缘行善,不需要斤斤计较,不需要去想自己做的多了还是少了,而是要学会随缘,所谓的随缘是跟随缘分,但不放任,看到了、听到了就去做,这叫随缘。随缘是一种平和的生存态度,也是一种生存的禅境,“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放得下宠辱,那便是安详自在,该吃饭时吃饭,该睡觉时睡觉。凡事不妄求于前,不追念于后,从容平淡,自然达观,随心、随情、随理,便识得万事随缘皆有褝味。
20、甘蔗没有两头甜,所以人应该理性和辩证的看待事物和问题。
21、小孩3岁开始,培养四种能力,一是遵守时间,二是懂得整理,三是情绪管理,四是金钱意识
22、司马懿所说:看人之短,天下无一可交之人。看人之长,世间一切尽是吾师。
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则有七善:
第一“居善地”,一个人要像水一样甘居下位,这是做人的智慧;
第二“心善渊”,人的心境要像水一样深沉渊默有深度;
第三“与善仁”,待人要像水一样友爱仁善;
第四“言善信”,说话、承诺要像潮水那样准时而有信;
第五“政善治”,从政要像水一样保持平衡,治理、管理要保持一碗水端平;
第六“事善能”,做事要像水一样发挥最大的效能;第七“动善时”,行动要像水一样把握时机。
这七善带给曾国藩巨大的启迪。老子说“善战者不怒”,善于打仗的人不会发怒;“善胜敌者不与”,能够胜敌的人不会放弃;“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善用人的领导是谦下不争、以成就他人来成就自己。
23、中国自古以来有一社会逻辑:天地间,最可怕的是两类人,一类有信仰的读书人,另一类是饿肚子的农民,肚子问题不仅仅是个人心问题,更是一个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的问题
24、从现在回看历史,一切都清晰无比,从现在望向未来,啥也看不见,此时考验你的或许不再是数据和技术,而是你的情绪和梦想,同时还有对于得失的胸怀和对于未来的信仰。
25、读原则摘抄及感悟:
痛苦+接纳+反思=进步
①痛苦是因为理想与真实之间存在落差,基于旧有的假设采取行动,但却并未在现实中取得自己预想的结果,自然就会给你带来情绪层面的冲击。
②反思则是针对给你造成痛苦的根源:旧有假设( 错误的认识才是一切悲剧的根源)进行矫正、迭代,根据现实结果的反馈从而改进对现实的理解,从而让自身的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相吻合,此时你就获得了认识上的提高,取得了进步。
这就是我对“痛苦+反思=进步”这句话的理解,
进化十二环,其中个人进化六环如下:
一是发上等愿,就是立志,要有一个远大目标;
二是看见真相,正确评估认识自己在哪个位置,对自己感觉不能太乐观;
三是迎接痛苦,情绪管理,
四是进化试错,即行动,而不是规划;
五是复盘反思,
六是认知升级,事上磨练。
组织进化六环如下:
一是认识他人,人和人是不一样的
二是使众人行
三是打造文化
四是诊断机器,从案例层面和主系统层面归因
五是做最佳决策
六是知行合一,想清楚了就去做,别下不了手,不敢做。
26、未经思考过的道理不值得讲。
我们现在很多时候是人云亦云的,而且我发现,在很多重大的人生问题上面,一般人的思考太少了,而在一些不重要的事情上面,我们纠结的太多了。
比如说淘宝上,同样你要买个锅,两家店铺差两块钱,反复地比较,这没有意义。可是有多少人认真思考过,工作是为了什么?我的人生应该怎样度过?以及我要跟什么样的人在一起?包括我们常说父母催婚,但大部分的父母都没有思考过婚姻是怎么回事,爱情到底是什么
不是盲目地跟孩子说,要去或者不去要接触炫富、霸道的孩子,重要的并不是接触或者不接触,而是你给他什么样的引导。换句话说就是,你接触也好,不接触也好,不能是一个直觉上面的快速判断,而应该是一个仔细思考过,甚至是求证过之后,得出来一个符合你世界观、价值观的,一个坚韧的判断。现在信息量这么大这么多,这怎么选?我反而没有这个焦虑,为什么呢?因为我遵循史特金定理。
什么叫史特金定理呢?这是一个科幻学家史特金说的,在一个领域里面,90%的东西全是垃圾,不用看,你只看10%的内容就行,因为只有那10%是最好的经典。他说这样做,就能极大地减少那些对你产生干扰的信息。这就是史特金定理。
在面对大量的信息涌入,你不知道该怎么选的时候,一个最好的方式就是你有一些相信的人,这些人的品味和见识是让你佩服的,你听他们的推荐就可以了。 我觉得这一点芒格和李录先生给我一个非常大的启发,就是想要做到独立思考的起点是实事求是,就是对知识保持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