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为“云吞面的主角是面而不是云吞”提供了一种充分的正确的严谨的论证。本研究成果在理论上可为粤菜的发展史增加哲学基础,在实践上可更好地指导饕餮们觅食的准确性与方向性,具有不可低估的的研究价值。最后,为以后的研究指出若干尚待解决的问题。
引言
云吞面是广东地区的典型小食,研究云吞面在理论上可为粤菜的发展史增加哲学基础,简单而言,即增添茶余饭后的扯淡之资;在实践上可更好地指导饕餮(俗称“吃货”)们觅食的准确性与方向性(即解决吃货们日常三问:吃啥?到哪吃?怎么吃?),均具有不可低估的的研究价值。
在云吞面的研究领域中,“云吞面的主体是面而不是云吞”这个命题已经得到业界专家的普遍认可。与之相关的问题有二:第一,缺乏大力宣传,让普通老百姓也熟知该命题;其次,这个命题一直没有得到正确的充份的论证。本文致力于次,一次性解决这两个问题。本研究的贡献是,给出一种简洁的--然而依然严谨的--证明。从而填补该领域的一项重要科研空白,解决了改革开放以来该领域的一个重要的尚待解决的难题(即所谓,Open Problem)。
基础知识
本研究所指的云吞面特指广州西关小食云吞面,如图1所示。
该图所示的云吞面有以下特点:一碗清汤轻轻地拥泡着细细的面条,泡着但不可泡得太过,切忌让面完全泡在汤中而丧失劲道。雪白的调羹看似无意地斜插在碗边,而实际上从底部轻托着整碗面,不让其彻底沦丧在清汤之中。两或者三个小馄饨羞答答地靠在碗边,轻轻探出一点头,呼吸着新鲜空气,也似乎在呼唤食客:面条们面多势众,但是千万不要忘记,还有我,还有我。根据需要,你可选择放或者不放任何一撮绿绿的葱花。绿色的葱花漂在面上则春意盎然,颇有画龙点睛之意味,而如图所示不放葱花,俗称“走青”,体现了食客对原味的追求,不让葱花抢夺了面的清甜。
一碗上乘的云吞面,有三个必备条件。一是面,必须是竹升打的银丝面;二是云吞,要三七开肥瘦的猪肉,还要用鸡蛋黄浆住肉味;三是汤,要用鱼和猪骨熬成的浓汤。参考文献。
面
面,主要是广州特色的竹升面,据传从民国时期开始就是广州西关的重要小吃。通常,店家大早上起来使用传统的方法进行搓面、和面,用竹升(大茅竹竿)压打出来这些面条和云吞皮。
云吞
云吞,是以云吞皮包裹着剁碎的肉菜馅料而做成的小吃。一般,云吞是与面一起煮来吃,后来某些先富起来的无产阶级兄弟姐妹发现,云吞不加面更爽,称净云吞。如图2所示。
大家看,这碗净云吞,满满的汤,漂满了葱花,一口一个的云吞满当当地挤在碗中。看上去很美,其实,这非常恶俗,非土豪不这么吃!以下将对此发出挑战檄文。10年前的我,非净云吞不吃,现在回想起来真是让人头疼,俗,忒俗!
主定理与相关证明
定理1. 云吞面的主体是“面”而不是“云吞”。
证明思路缘起
西关黄沙站出来,突降大雨,我和二师兄躲进了西关一家小面馆,大家都没钱...... 两人点了一碗面,云吞面,分着吃。师兄满头白发一脸沧桑,吃了一筷子面,砸吧一下嘴:嗯,劲道,味儿有点寡。夹起一个云吞,一口吃下,嚼了几口,瞪着眼睛说道:嗯,云吞的味填补了面的淡寡,面则消去了云吞的油腻,相得益彰。说完,又吃了一口面。接着又吃一口面...... 最后,他总结到:师弟,你知道吗,云吞面里面的主角儿可是面啊!
“老板,买单,支付宝!” 然后我们奔向下一个美食研究试验场。通过这一次实证性研究,我深刻地体会到云吞面的主体是面而不是云吞这个命题的重要内涵。
引理1. 面的主体功能是为了果腹
面是一种日常的传统食物,其主要功能是为了让食客吃饱。它不可以高贵,必须亲民。作为一个广州市民,早上赶着上班,呲溜一下钻进一家面馆,大叫一声:老板,猪油捞面走青。在三分钟之内,面条摆上来,山呼海啸、稀里哗啦,打个满意的饱嗝,奔地铁站走去。
又或者你拖着疲惫的双腿,晚上八、九点依然穿行在广州的横街窄巷中,饥肠辘辘时刚好走到面馆门口...... “老板,一碗虾子捞面......” 面是清甜的,日子是苦涩的,虾子捞面是臭的,细细的虾子在嘴中爆开,透出淡淡的臭。不臭不好吃,不臭不足以填补日子的苦。吃完这些臭,什么臭都是浮云了,洗洗睡了。
美食?你跟我讲美食?啥美食,我就吃了个早点,或吃个宵夜,藉此可以医治熬了一天或一夜的饥饿并希望这种饱可以顶到下一个饭点。竹升面的劲道、清甜,老广州的味道,骑楼街的情怀,我去,你以为我在拍《舌尖上的广州》吗?别烦我,赶着上班呢或者回家休息呢。
引理2. 云吞的主体功能是为了解馋
云吞与面不同,你看,它圆鼓鼓的就透着贵气,薄薄的皮却满肚子油水呢。吃云吞你基本上感觉不到面食的美,薄薄的云吞皮滑入腹中,而留下满口的肉香。在旧社会,谁能吃云吞?当然是有钱人。穷人是吃不起肉的呀。
所以,从历史上看,云吞的出发点就是让食客吃到肉食,而不是面食。吃肉就是为了解馋,不是为了填饱肚子。云吞面就是穷人为了解馋但是同时需要果腹而应运而生的面食。
引理3. 面主导着云吞面的功能需求
时代变了,改革开放40年,中国人民生活条件得到了巨大的改善。面的主体功能不再仅仅是为了果腹,肉食也已经不再完全具备解馋功能了,至少对于大部分的广州市民是如此。减肥,成了重要的关键词。情怀,成了新的追逐目标。于是云吞面走入了新时代,成为最具科学性与合理性的面食之一。
目前,人民对面食的要求体现出非常强的综合需求。既追求实用性:味道、口感、卫生,也讲求理论性:传统、人文、情怀。而云吞面一次性满足你所有的要求,是面食中集实用性与理论性为一身的不二选择。正如之前所述,当你吃着纯净的面条,也许你感觉少了一点点的肉味;当你吃着净云吞,你又会觉得多少有一点点单调的油腻。所以,吃云吞面的正确方式是,正确地调和味寡与油腻的关系:三口面一口云吞,最后三口应该以面结束战斗。总结来说,精确计算得出的云吞面配比就是:12口面3个云吞。故此,也可以说,云吞面的精髓在于调和。
以三口面结束一碗云吞面的合理性在于,这三口面可以完全压制云吞的肉味,让自己的口感觉到一丝丝的味寡。从而可以引发下一次吃云吞面的食欲,此为,不可过于圆满、留一丝念想之意。
综上所述,完全主导着云吞面的各种需求的主体确实是面本身。
主定理证明
综合引理1、引理2和引理3,因为“云吞”不能主导云吞面的综合功能需求,所以,云吞面的主角是面。定理1得证。
推论1. 老婆饼的主角是老婆而不是饼。
证明:容易得出。思路与主定理同,只需要论证老婆饼的主要功能是给老婆买的饼,只要老婆喜欢,管它是冬瓜馅还是五仁馅,也不管它好吃不好吃。
结论
本文为“云吞面的主角是面而不是云吞”提供了一种充分的正确的论证。这个领域的研究方兴未艾,有许多尚待解决的问题,列举如下:
“云吞面上应该放韭黄还是葱花”,这论题亟待解决,因为本文草稿出来之后已经引发了论战。特此声明,本文引用的图片中虽然云吞面里放的是韭黄,但是纯属巧合,本文并未支持任何一方的观点。鉴于“韭黄”派声称“放葱花的绝对是异端”,而“葱花”派放言“我不管,谁不放葱花我打谁”,两派似乎已成水火之势。本文建议,双方秉持一个中国允许两种云吞的原则,放弃争议,和平共处,想放葱放葱,想放韭黄放韭黄,至于其优劣比较,可稍后由联合国美食图米其林团队进行评议。
“到底是土豪希望自己的净云吞里面多点面还是穷人希望自己的面里面多两个云吞导致形成了云吞面” 这个问题困惑了笔者30年,在本文的论题得到充分认可的基础上,再通过实证性检验,可望解决该问题。思路如下:找土豪吃净云吞或者找屌丝吃猪油捞面,统计其吃面或者云吞的欲望。
“鲜虾云吞面是否主角是虾而不是面”,这个论题是微博出现之后微信朋友圈出现前才提出的论题,虽然我师兄会一脸嫌弃这个论题,然而本文还是把它列出,留待读者自行论证。至于“净云吞才是王道”这样主观性非常强的命题,本研究团队则拒绝论战。
致谢
感谢吃货群群主及广大群友的大力支持,他们不但给予我实证性检验云吞面的条件,也为本文提供了图片素材。
2018.07.31 下午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