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上有个问题:“影响你人生幸福指数的因素是什么?”
有人说是年收入,有人说生活节奏,有人说工作满意度。
有一个人却回答:安全感。
他的套路让我想起了《奇葩说》里的陈铭,鸡汤王,永远站在世界中心呼唤爱。
大热天的一大碗鸡汤谁喝得下。但是最近发生在发小D身上的一件事,让我重新思考起这个问题。
01
从小D就是很多人眼中“别人家的孩子”,成绩优异,听父母老师的话,长得也很漂亮。
但是她却从小自卑。因为她的父母不停地拿他跟更“优秀”的孩子比较,“怎么这次又是98分,你看你们班钱XX这次又是100吧,你怎么这么笨,这么简单的问题都答错!白给你上学了!”
这种话,在我小学、初中、高中经过他家窗户口时听到过不止一次。
后来好不容易上了大学,一心扑在学习上的D是大家眼里公认的学霸,年纪前三绝对有她,一等奖学金也非他莫属。
可是这时候D的父母又发话了:“读读读,就知道读书,你看看我同事的女儿小钱,大二就带回了一个上海本地的,父母都是高干,我们同事都羡慕死嘞~你呀,赶紧趁年轻打扮打扮自己,把头发留长,最好今年能找个姑爷回来,找个北京本地的啊!”
于是D又听从了父母的话,开始从上到下捯饬自己,所有生活费都花在了买衣服、做头发和美容上面,奖学金倒是再也没有拿过,成绩也止步前80,年级一共106人。
恋爱谈了不少,遇到的渣男也不少。经历多了也就慢慢麻木了。想要把重心放在工作上,英语很棒的D想要进帝都一家外企实习,在三轮面试之后拿到了offer,这次是瞒着父母,想要生米煮成熟饭。可是过年回家的时候,父母翻他的包包却翻出来了工作证。
这下瞒不住了,母亲大闹:“不是说好了毕业就回家来考公务员吗?工作稳定好相亲,说出去也好听啊!你这是在搞什么?你要是这样在外面乱混我就当没有你这个女儿!”
D也崩溃了:“从小到大我什么都听你们的,听你们的话要考第一名,听你们的拿奖学金,听你们的钓金龟婿,现在我只想做我喜欢的工作这也有错吗?!”
尽管D已经很优秀,但在她父母眼里还是不够,不停地拿她和别人比较,不停地拿她满足自己的期望,在他们的眼里,不按自己的设想去生活,统统叫失败。
却从未问过她,你想要的是什么,这样你快乐吗?
作为父母,给孩子的不是爱、不是鼓励,不是安全感,永远都是否定、打压和攀比。
这可能是很多中国父母的通病,子女的优秀与否是建立在旁人的评价体系中。
02
我大学时期有个男闺蜜C,性格细心又体贴,男友力MAX,上得厅堂入得厨房,超级耐撕,不出你们所料,他是Gay。
虽然我的学校在北京偏远的郊区,虽然很多同学之前连Gay是什么都不知道,但是他的为人让他的朋友数都数不过来。
有一天晚上他找我出来吃饭,说辅导员打电话给他家里,说他喜欢的是男生,让他父母好好管管。
他父母都是事业单位的领导,我以为接下来的剧情是:知道真相的他们会愤怒会大闹,一路杀到学校,甚至可能为了所谓的面子以死相逼。
但是没有,朋友C在平静的叙述之后眼圈开始泛红,说到:“我从来没想到我父母会这么体谅我,我以为他们肯定不能接受,我瞒了8年,真的好辛苦,我以为他们肯定会说我是个变态丢他们的脸。”
一个大小伙子在学校食堂哭的像只单身狗,我坐在旁边真的好尴尬,只能不停地说我就带了一包纸巾你别哭了啊。
他却丝毫不理会我说的话,自顾自地说:“你知道吗,我爸,一个在我印象中从来没夸过我的人,居然跟我说,儿子,爸爸知道这不是你的问题,不要太顾及别人的看法了,爸爸妈妈只希望你能够开心幸福。。。他妈还抢过电话说,你们辅导员太不像话了,我要去校长那投诉他,一点素质都没有!”
那种喜极而泣,那种被最在乎的人接受的感觉,我作为一个旁观者,也许永远都忘不了。
虽然在这个社会,有很多人不会支持你,甚至在背后抹黑你,但是你只需要知道,你的父母一定站在你身边,一定会用尽全力维护你就够了。
为什么婴儿那么依赖自己的父母?
因为他知道只有在父母身边才是最安全的,谁都可能不要他,只有父母不会,如果父母能从小给他足够的安全感,那么等他长大了多半也是个内心富足的人。
自己的内心拥有满满的安全感,就不会因为外界的声音对自己产生怀疑,就不会因为别人的闲言碎语而自卑,长大了也从能够以完全地人格去对待身边人。
而这种安全感最初期都来自我们的父母。
在即将上台做晋升演讲的时候想要退缩,是不是因为从小父母就打击你,觉得你不行;在遇到喜欢的人想要主动追求时,是不是又冒出来父母的那句:“你看看你,又不会打扮,还那么胖,以后看谁要你。。”
每个人的圈子其实都很小,小到只有那几个人能影响你的喜怒哀乐,只要能从他们那得到足够的安全感和支持,你多半就是个幸福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