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阑更深,万籁俱寂之时,总喜欢一个人蜷伏在窗前暖暖的沙发里,用一盏青花白瓷的玉书,煮上一瓮甘醇的泉水,沏上一杯散发着淡淡清香的绿茶,就一盏昏黄的灯,寻一本心仪的书静静地品读。
静谧的夜色,天清风细,星稀云松。如水月波,轻轻地洒落在窗前,和着清冷、班驳的光影,任书中跌宕起伏的情节把自己的心情渲染成一片疏离。
我喜欢这种令人平淡娴雅的温馨,更喜欢沉浸在这幽静、空灵、使人不着一丝尘埃的夜境。读一段温暖入心的文字,啜饮一杯齿颊留香的新茗,让孤寂的夜晚和清静、恬适的心情,慢慢陶醉,留下的,惟有独立慧心之外的韵色和茶韵墨香的景致。
细品香茗,静观书意,茶是醉人的,书也是醉人的。把卷凝神,用心吟咏,那时的心境,如同在喧嚣的街市,驻足谛听一弦悠长缠绵的古筝,如同在翠竹清泉掩映下的静廊,细心体味暗香浮动月上中天的晚境。如同在漆黑的夜晚,那盏永远照亮你孤寂心灵的灯。那散发着墨香的书页,如蕴含着灵魂的歌吟,犹如一架调好了音色的古朴瑶琴,只待那灵思起于青萍,追逐着饱蘸墨汁的羊毫自由飞翔,墨海里的涟漪和波涛,就会和着轻柔徐缓连成一部生命的经典。漫步在这字里行间,心不再喧嚣,人不再浮躁,那种于书海畅游的安逸,那种与书中情节同悲同喜的情结,那领彻于散发着墨香的感悟,会使你如品一杯香醇甘饴的茶,有一种宁静、惬意、怡然自得的体味。
喜欢读书,也读过不少书。虽说甚多书籍读来大多都是不求甚解的囫囵吞枣,但读的多了,那些隽永的文字,那些缱绻的故事情节,从此便时时感动我。书籍犹如人生的所有经历,演绎着我的悲欢喜乐。
喜欢三毛的洒脱豁达,喜欢海子的质朴飘逸,喜欢川端康成的幽玄哀伤,喜欢杰克伦敦的粗犷豪迈,喜欢海明威的简洁明快,喜欢列夫托尔斯泰的严谨深刻,喜欢司汤达的朴素无华……。幻想着自己就是惠特曼笔下的一枚草叶,是凡·高画中的一块风景;再不就是雨果《悲惨世界》的一个小人物,也或是夏洛蒂·勃朗特柔情里的一段故事。枕着童年的心事,渴望能在陈继儒的《小窗幽记》中寻找出生命的烙印,咀嚼着生活的坎坷,从王永彬《围炉夜话》的随意中,感悟着人生所蕴含的深刻哲理。
常常流连在唐诗宋词的韵致里,与李、杜、苏、辛等名家一同登高望远,壮怀抒情。常常沉浸在史实逸事中,为曹操那横加赋诗的气质所迷住,为阮籍大哭穷途而感慨,为苏轼大江东去所震慑,为陈子昂“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所感动……我欣慰于这些久违的泪水,那些流露在笔墨书香中的感动,连接着我内心深处最质朴的善良与悲悯。
喜欢读书,喜欢书中隐寓的人生至理,喜欢书中涵括的悲欢离合。喜欢在书中寄托我生活的疲惫,喜欢在书中抒发我人生的情怀。
记得读起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上面有这样一句话: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每读如此,总会会心一笑,如咀嚼着满口的蜜饯。虽“好读书,不求甚解”但也能粗浅的知道一些道理。读《曾国藩》的家书,从中读出一个“恒”字;读《胡雪岩》,感慨人世间之沧桑,叹金钱财富之于过眼云烟;读《礼记·儒行》,有一种幡然觉醒的感悟,读《菜根谭》更如身在山巅,踩在巨人的肩膀……陶先生的“不慕”、“不求”,是一种读书求学的最高境界。可以理解为“无欲”、“无私”、“无贪”。唯如此,才是真正与本真心灵的靠近,才是读书人应秉承的美德。
捧书在手,心便如居高临下满目青山般的荡气回肠。在书中寻觅山川,书中就有奇峰峻峦,可赋予我们挺拔的人格;在书中寻觅流水,书中便有溪流青泉,可洗濯我们心中的尘埃。
“万卷古今消永日,一帘昏晓送流年”。我便是这样陶醉在书海之中,只要身边有书,随手拈来便细细品读起来。书就是我精神的源泉,只要心不褪色、不沉沦、不苍老,透过书中忆起的聆听,便会听到心灵最淳朴的音声。透过一页页翻阅,一页页展颜,便会感受到人生如歌、嬗变如斯的生命韵律。
静夜读书,总会虔诚地净手、焚香,把厚厚的书籍放在膝头,然后,在身旁书几放一杯淡淡的清茶,一边啜饮,一边在香气氤氲的云雾中、在墨香四溢的书页中,将思绪融进书中的每一个文字,书中的故事,就宛如清澈的泉水汩汩流淌在心中,生活中的一切,都随书中主人公的悲欢喜乐,而变得渐渐的淡了。
有书而读,人生何其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