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健身房看到了一个大概初高中模样的男孩子,穿着红色的球服,宽大的短裤,运动鞋。
故事到这好像应该要有个转折才像话,比如这个男孩子虽然跑法粗糙但却体力惊人是个练习长跑的好苗子云云。但现实是,他很快就喘着停下来慢走休息了。这样的结果绝对是意料之中,因为这种经历我有过。他停下来的时候正好我还在完成五公里的目标之中。不一会儿,好像是觉得没面子一样, 又加快速度开始跑。脚步依然很重,同时我觉得呼吸已经不用再去听了,体力很明显已经不很够用了。跑了一会儿,降了降速度又跑了一会儿,开始慢跑休息。这时我也已经完成五公里开始快速走的阶段,他又开始了第三次快跑的尝试,我几乎可以肯定这孩子这一次肯定坚持不了多长的时间。毕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这时候有点不怀好意的看着计时器,看看这第三次快跑就能跑几秒,我打赌不会超过一分钟。果然,四十五秒之后,他停下来并且直接离开了跑步机。
这之后,我想了很多。通过运动大致可以看出这个孩子做事情喜欢蛮干,不讲究方法也不愿思考。准备活动、热身都不做突然快速跑步,身体产生的负担过大反而对于身体和心脏有害处。很多人认为运动是头脑简单四肢发达,但实际上运动技巧不仅会让运动更加有魅力,还可以锻炼人的大脑。主动(或者被动)去发现一些技巧就是勤于思考的表情,不仅是在运动上,生活中很多知识都需要动脑再能将他们连接在一块,灵活运用。
其次做事情没有顺序太过心急,一口气想吃成个胖子。这是大多时候我们定计划是容易犯得错误,三分钟热度的时候拼尽全力,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一直做一件事情,或者长时间做一件事情都需要坚持,需要一定的耐心。可是现在快节奏的生活让人很难按照步骤一步一步去做,经常就是三步并作两步,快速取得结果。但是实际上,这样反而很难去坚持下去。
比如说健身,就每一天来说,不要一开始就牟足了用尽百分之百的力气去做各个项目,这样的原因是心急,一时兴起,而结果就是第二天累的腰酸背痛不想坚持下去。而百分之百更像是一个硬性指标,首先每天达到就很难,体力坚持不住,从而大脑不会形成一种正循环,从理论以及心理上就很难持续下去。而一开始只用百分之八十的体力,就会觉得绰绰有余,心情也会变好,大脑的奖励机制会促使你坚持不断的去获得这种满足感。长此以往,因为坚韧、因为惯性,能够实现的成就也就会比半途而废的百分之百要好。
时间跨度再拉伸到每一天,如果一整个月都要去健身房,雷打不动,听起来很完美,但是同样的道理,现实来说有些难实现。比如现实操作中你可能因为某些不能不处理的事情需要一天的dayoff,但是这打断了你百分之百的出勤,这时大脑得到的是一种负性的影响,跟上边一样,可能会因为反正已经无法全勤,不如再休息几天。而给自己弹性的放个假,也可以缓解身体的疲劳,处理事情也可以灵活安排自己的时间,作为对自己坚持多天的奖励,同样是称为一种正循环,有利于长时间坚持一件事情。
学习也是一样的道理,所幸这个道理在准备考研的中后期悟出来了,后期也是一直这样给自己心理暗示以及长时间坚持的动力。也在知乎上找到了相似意思的文章。就是{太用力的人走不远},有时候你可以通过对比身边人的行为和导致的结果,来多方验证某个道理是否合理,我印证过,也相信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