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8点进入婴班的教室,首先想到的就是把孩子们喜欢的玩具分区域放好在桌上,等待他们的到来。
玩玩具是孩子们的“工作”,如同我们成人上班工作一样,玩玩具对孩子来说特别重要,我喜欢看孩子们专注工作的样子,喜欢看他们每天用自己聪明的脑袋想着不同的玩法,他们能玩出的花样是我有时候不能做到的,因此,时常我会对我面前这个幼小的生命充满佩服之心,从这个角度看来,有时候,孩子们是我的老师。
于是,我在想,孩子们在家里玩玩具又是什么样子的呢?也会像我们这样尊重孩子的个性特点、创新思维、耐心陪伴吗?
关于陪伴孩子玩玩具,我略想到一些建议,分享给大家:
不要过度干涉孩子的玩法,把我们的思维灌输给孩子
孩子是游戏的主角,既然是主角,就应从他们的年龄、思想、个性特点出发,让他们自由选择玩法。作为父母,我们应该耐心等待,默默的认真观察孩子自己可以创造出什么样的玩法,怎样经历错误的拼法再重新修正,等孩子自己玩出兴趣或者有自己的心得体会以后,再提供给他不同的玩法作为参考,选择权仍然是孩子,即便我们成人的玩法再好,也不能强制让孩子按照我们的思维来,甚至评判孩子不虚心。有时候孩子面对我们提供的参考,不是不接受,只是暂时不喜欢,那么,作为父母,我们展示我们不同的玩法就好,孩子看到了,日后他想起的时候自然会采取之前爸爸妈妈提供的参考。
家里玩具不宜太多,养成好习惯收纳玩具
在幼儿园我们会指导孩子玩完一种玩具后需要对玩具进行收纳和归位,然后再取另外一种玩具。家里的玩具需要有收纳箱,孩子玩够一种玩具以后,将一种玩具归位再取另外一种玩具,这样玩具不会散落一地,分散孩子的注意力,不知道玩哪个好,专注力也无法培养出来。同时有交换的概念,到幼儿园也知道,自己玩够了不想玩了,可以归位交换或者跟其他小朋友交换。另外,建议家里的玩具以建构类玩具为主,其他玩具为辅,比如:积木、乐高、磁力片等等拼插类的玩具。因为建构玩具孩子可以自由创新,变换不同的玩法,可以引发孩子去思考,当次玩的时间更长,也不容易随着年龄的增长淘汰的太快。
陪玩时间需要相对的固定
在小学以上的学校学习中,有清晰的上课时间,而幼儿园是依靠一日常规来学习和生活,也就是由老师来主导时间和活动,通过每天重复反复的进行,让孩子形成生理时钟,因为孩子还小,他们不像我们成人知道看时钟,对孩子来说,他们的作息规则就是身体的生理时钟,这样每天都是很规律的运作,所以,爸爸妈妈陪孩子玩游戏或者做其他事情的时间最好能相对的固定,否则在孩子认为该玩游戏的时候,如果爸爸妈妈不陪玩,就有可能引起情绪的产生。
适度的间隔休息,尊重孩子的感受
我们成人都认为玩游戏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情,但孩子玩玩具时通常都很专心,长时间过度专注会消耗孩子的脑力和视力,因此,建议爸爸妈妈在陪伴孩子游戏时,如果孩子不想玩了,感觉累了,尊重孩子的感受,中间休息一下,转移一下注意力,再继续或者下次再玩。不要以成人的感受去评判孩子不能坚持。
适当的给孩子鼓励
在陪伴孩子过程中,孩子往往会在完成一个自己的想法以后来给我们分享,展示给我们看他们的工作成果,这时候我们及时的给孩子肯定和交流,比如可以启发式的问孩子一些问题或者联想:你拼的这个是什么呀?用你拼的飞机带我们去旅游好不好?我看到你拼的这个机器人跟之前拼的不同,很有个性!等等,表扬肯定要具体,而不是用简单的词语:聪明、很棒、不错,这些词语太笼统,不能给孩子带来真切的感受。有时候也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能力表达我们的需求,比如有天我看到婴班的王梓宇玩管道积木,我说:“呀,你这个好像水龙头呀,正好我要洗手,给我放水吧!”于是他就做着放水的动作,我做着洗手的动作,我们笑在了一起。我又说:“我家要修新房子了,需要好多好多水龙头,你可以拼的更长更大一些吗?”他开心且很有成就感的继续去拼。
最后,我想说,玩具不是100%可以代替父母的,孩子最重要的玩具其实就是爸爸妈妈,所以,千万不要以为有玩具丢给孩子自己玩,孩子就会进步,或者旁边自己玩手机认为也是陪伴。其实我们每天不需要太多的时间陪伴孩子,哪怕10分钟,只要我们是全身心的投入的,是眼神专注的观察着孩子的,这样走心的陪伴才是高质量的陪伴,孩子感受到的爱才是真真切切的爱。
推荐阅读:《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