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送尚希去学校,到校门口,一个穿着跆拳道服的女孩走过来,很有礼貌的跟我鞠了一个躬。然后说,我们是##跆拳道的,来体验一下跆拳道课吧。
我摆摆手说:不了,谢谢,我家是女儿,不喜欢学跆拳道。
她一听,大声的对我说:我跟你说,女孩子更应该学跆拳道!
我知道她还要往下说,现在这个社会怎样怎样。我及时制止了她继续说话,因为感觉心里有点不舒服。
实际情况是,我从尚希上幼儿园的时候,就期待她能学跆拳道,好几次想尽办法让她去体验,结果是她不喜欢这个吼吼哈哈的吵闹的环境和这种运动,她喜欢太极和瑜伽。
所以我对那个女孩摆摆手,说了句谢谢,就走开了。
回来的路上,我体会了一下自己的感受,当我说我家是女儿,不喜欢跆拳道的时候,她忽略了人家不喜欢这个因素,直接说,女孩子更应该练跆拳道,这句话引起了我的反感和对抗。这真是一次失败的销售。
当然,即便是她很有沟通能力,也不是每一个顾客都会为此而改变主义,但是至少聊天是愉快的,和谐的。比如假如她有足够的聆听能力,听到我女儿不喜欢的时候,问一下:孩子不喜欢跆拳道啊?我只能回答说是。她接着说:也对,很多小女孩都觉得学这个没必要,这是男孩子的运动项目。那么我一定会解释说:不是因为这个,我也很想让她学习,只是她自己不喜欢这个吵闹的环境。
这样的对话,至少会让她能了解别人拒绝她的原因是什么。没准他们经过这样的调查,可以专门设立一个解决办法,让这些孩子变得有兴趣学习跆拳道了。能够听到别人内心的声音,并且随着这个声音去聊天,就不会让对方产生想要对抗的感觉了。那么无论这个销售是否可以促成,至少心情是愉悦的,同时可以收到更多的信息,何乐而不为呢?
由此,我又想到了上周在青少年宫,给爸爸妈妈们讲沟通。有家长问,为什么自己说什么孩子都不听,好言好语的也听不进去,用妈妈的话说,是油盐不进,这孩子是怎么了?
于是我在课堂给大家举了一个例子,一段很简短的对话:
一个儿子哀求妈妈说:妈妈,我也想要个手机。
妈妈回应:小孩子要什么手机。
儿子说:我们班蕾蕾就有。
妈妈说:那是因为他家离学校远,她妈妈用来联络他的。
不等儿子说话,妈妈又说到: 你拿了手机就会打游戏,对眼睛不好,学校也不允许。
儿子没有善罢甘休:我要我就要。
别吵了这个事情没商量!
儿子生气了:妈妈你真讨厌!
妈妈也生气了:有这么跟大人说话的吗 ?
这是一段很平常的对话,也许在日常生活种,我们都觉察不到,我们每天用这样的语言在跟孩子交流。这也是我们觉得,为什么这孩子说什么都不听,油盐不进的原因。
当孩子向妈妈提出一个请求的时候,妈妈的第一反应就是不行。然后孩子说,我要,妈妈说就不行,孩子继续说我就要,妈妈就说不可能,就不行。于是两个人都很生气。我们日复一日的用同样的办法去处理和解决问题,最后发现,旧的做法永远都只能得到旧的结果!事情是没有办法更好的解决的。
这就是,为什么好好学习沟通的技巧那么重要,会让我们生活那么轻松自在。
假如这个妈妈懂得一点沟通技巧,当儿子问她要手机的时候,妈妈关注到儿子的感受和需求,妈妈拉过孩子的手轻轻地问:儿子,妈妈看你很想有一部手机对吗?
假如这样问,儿子一定是点头的。
是啊妈妈,我们班蕾蕾就有,我也想要一个。
妈妈同理心回应说:是呀,要是有个手机在手里看上去多酷啊。
儿子马上接茬说:是啊,那里面还有好多游戏呢!
妈妈说:还有很多游戏呢?恩,要是那些游戏玩儿起来不伤眼睛,老师也不说你就好了。最好屏幕大的跟咱家电视一样,而且说变大就变大,说变小就变小还能放在口袋里面。
儿子说:妈妈,我以后当发明家就发明这些东西!
儿子脑子里已经开始构思他的新发明……
这个时候,关于买不买手机这件事,就没有那么激烈的冲突了,这个时候,两个人彼此心意相通,后面就更容易沟通了。
在孩子提出某些不合理的要求时,我们不要急于讲大道理,甚至严词拒绝来建立规矩。相反,如果满足了孩子的渴望的心情,当孩子觉得获得了父母的理解就会比较容易面对现实。
所以,感谢今天早上那个跆拳道姑娘,让我感受了一下说话不被听到,不被听懂的内心感受。让我由此再一次告诉自己,好好去听孩子的表达,然后重复孩子的话,去体会孩子诉说背后的感受和需求是什么,帮她说出来。这个时候,两个人情意相通,没有抗拒,没有争辩,只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如何更好的去看待和解决这个问题。
假如我们可以这样跟孩子聊天,哪个孩子还想去叛逆呢?这个世界,每个孩子都深爱着他的父母不是吗?既然彼此相爱,就让我们开启正确的方式去爱吧。
好好说话,巧妙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