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接触学共体有半年了,从最初的漠然到现在的期盼,这期间读过《教师花传书》,《跟着佐藤学做教育》《教师的挑战》等等,也经常阅读《深度学习共同体》公众号的文章,多多少少了解了学共体课堂。经过半学年的学习实践,回头翻看最初制作的三单,甚感当初的幼稚和惭愧,这说明了要不断学习,才能进步!
7月2日至5日在教体办领导大力的支持安排下,我有幸观看了第四届领航教师暑期研究坊的直播。通过今天一天的学习,又加深了对学共体的理解,真是学无止境。
今天收获最大的是芮莹老师分享的《低学段学生的学习力的培养》。
首先她说到规范的养成:要刚柔并济,张弛有度。刚性的要求:1.设定标准,说明设定标准的原因以及违反标准的后果。2.老师很爱他们,但基于帮助他们提高的目的,也会有批评,甚至有小小的惩戒,却是对事不对人的。3.所有的孩子一视同仁。这点让我明白了如何处理学共体课堂的个别学生问题,共同体课堂更要有约定。
然后,她说到要温柔智慧的引导,要注意说话的语气,要用亲切的语言,要润物细无声。赵主任多次听我的课,每次听课后,赵主任经常告诫我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语言,从此我就经常积累并注意修炼课堂上的语言。今天芮莹老师提供了一些亲切的语言我要把它记在脑海里自己用或教给学生。比如:1.我们一起来完成这个任务吧,你做这个我做那个,你看行吗?2.这道题我有点儿不会,你能帮帮我吗?为什么是这样做的?我搞不清,谢谢你,我知道怎么做了,你真棒。3.从他的发言中,我感觉到了,又想到……4.竟然发现那么关键的东西,你有一个特别灵敏的耳朵。做个有心人,做个爱学习的老师!
其次,芮莹老师还提到几条准则,我们必须遵守:1.始终如一,坚持不懈的训练,尤其不能放弃那些比较特殊的学生,给予这些学生学习的时间,修正的空间,宽严相济,张弛有度。2.创设温暖、安全的环境。3.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学习方法的指导,循序渐进的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4.教师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我一定把这些规则牢牢的记住,应用在平时的课堂实践中。
今天的第二大收获就是“破冰”这一环节。“破冰”是一个新词,我百度了一下,破冰是一个专业术语,是培训当中一项专业的技术。那个老师为我们上了一堂以老师为生的共同体展示课,让老师亲自体验共同体课堂。
首先,训练老师们的倾听能力。两人一组,一人说一人听,说的人要连续说三分钟,持续说一个话题,在此期间听的人不能说话,不能打断对方的表述,只能用表情、眼神、动作来鼓励对方说下去。
第二个环节老师布置了任务。下面的老师开始交流、讨论、协同,并进行了深度的学习,学习的设计要有广度和深度。
第三个环节进行展示,每个组的全体成员上台展示,每位组员都有了成功的体验和认可。
就像陈静静博士说的这样:教育的真正挑战在于——不只要直面现在,还要洞悉未来!
学习一直在路上,我更加期待后三天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