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被认为是人类的本能。
需求的研究理论,被销售人选作销售研究体系的根本依据。但是我们提到过“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这个被认为是经典的需求理论,却存在很多尴尬。这种尴尬在学术届出现了这样一种现象:但凡能够称得上是教授的,都不讲《销售》,而是讲《市场营销》,因为讲不好销售的需求理论,容易被“马斯洛的尴尬”绕糊涂了。而讲《市场营销》就可以在6P上下功夫了。
那么《销售学》的体系内,需求是什么呢?我们对需求的认知是什么样的态度呢?
《销售学》的体系内,认为:需求是“具有正常思维能力的人,所意识到的幸福感的差距!”
这种认知,由于语言表达的原因、文化背景的原因、个人理解的角度差异,会造成一定的偏差,需要作一点补充的说明:
幸福感的源头:最初,将幸福感的差距定义为需求的源头,是来源于我读亚当斯密的《道德情操论》,的确很多人只知道亚当斯密写了《国富论》,而且他很著名的一句话,“市场是一只无形的手”,曾经被我国的改革过程中广泛使用。但是亚当斯密用了一辈子的时间,反复改版了另外一本书——《道德情操论》。
在人类的思想体系中,有两个思想体系被认为是人类难以逾越的鸿沟,分别是:来源与归宿。在这两个体系的任何突破,都将会对人类的价值体系产生深远影响。来源体系主要思考的问题是:人从哪里来?为什么要来?有什么使命?……。归宿体系主要思考的问题是:人到哪里去?这一辈子为了啥?死亡是新的开始么?……。是不是每个问题都很“烧脑”!
《道德情操论》诞生的时代,是英国被称为日不落帝国的时代,全球殖民地搜刮的财富,汇集在英国本土那么小的岛上,这种汇集经历了二百年,可想而之当时英国人的生活,也可想而知地诞生了——亚当斯密——这个不识人间烟火的中产阶级自省者。
《道德情操论》我之所以很尊重它,是因为这本书中,有“人性本论”的阐述。这个在中国的周礼中,也有“人性本善、人性本恶”的讨论。
《道德情操论》在“人性本论”中,提出:人有对同类,与生具来的“同情心”;这个“同情心”在亚当斯密一生的总结之后,终于发展成了具有“心理学认知理论鼻祖”意义的同情心。
同情心是指:一个思维正常的人,能够理解所听到、所看到、所想到的情景的能力。这个世界上,对同情心运用能力最好的人,是那些大作家、大导演。大导演,了了几个镜头,就能让你感受到电影的故事背景。一个大作家,了了几个字,就能让你置身其中,我用的最多的例子是“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唯有暗香来。”读完这一圈,感觉鼻子里有一股暗暗的清香。
我目前还不能解释幸福感的源头,虽然我学过医学,但是人类对“认知”的研究还远远不能解释“记忆、联想的结构”,我们在后面在讨论销售的“认知”理论基础的时候,还会进一步讨论。
不再用这些枯燥的词语来解释“幸福感的差距”了,我借用一个简单的例子,来帮助大家理解。有一部电影叫《求求你表扬我》,这是一部非常好的电影,在时代的喧嚣下显得很朴素,但是就是这么一个朴素的电影却有对人的内心的探讨,各位有空的时候可以看一看,抽出一点时间与自己的内心作一番对话。
故事是这样的:范玮是一名馄饨摊的摊主,为了生计,在胡同口摆摊,为了生活能够改善,早出晚归。即便是黑月的雨夜,也不放弃。这天胡同口的灯坏了,一名女大学生在胡同里被流氓猥亵,范玮义无反顾冲上去揍跑了流氓。从此范玮的内心不再平静,尤其是他看到当地晚报上王志文记者写那些表扬先进事迹的报道,感觉到自己也应该被表扬。
所以,他找到了记者。王志文面对这么一个打上门要求表扬的人,十分不理解“不要说,这个事情是不是真的……,即便是真的,我表扬你了,你能怎样?!”
“你表扬我,我会幸福……”
“你打住,你……,我,我一个堂堂大记者、高学历、高身份、开小汽车上下班,你,你看看你,骑着一个二八自行车,上上下下都是锈。再说了,我表扬你了,你幸福了,你懂什么叫幸福么?”
“我懂!!!”
“你……,你懂!好,那你说说,什么叫幸福!”
“幸福,幸福,幸福就是,我想上茅坑,厕所里就一个坑,你蹲着,你就比我幸福!”
王志文真的捂不住嘴地笑喷了,笑喷到了厕所里!
当我们把需求定义为:“具有正常思维能力的人,所意识到的幸福感的差距!”可以获得哪些基础科学的理论指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