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是我国诗歌发展的一个高峰,在那个年代有“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争辉,能够和这两位相媲美的大诗人基本上屈指可数,而“诗魔”白居易无疑是最旗鼓相当的一位,他们三个也被后世称为“唐代三大诗人”,由此可见白居易在唐诗领域中的地位。
说起白居易最为人称道的应该就是那首《长恨歌》,这首诗在诗文璀璨的盛唐都是排在前几位的佳作,其中言辞更是华丽富有美感,像“回眸一笑百媚生,后宫粉黛无颜色”“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等等。这也让人觉得白居易的诗应该是阳春白雪的,而他本人也必然是风度翩翩。不过本期笔者要介绍的这首诗中,白居易一改平日的豁达,骂起世间那些有眼无珠之人,其中14字更是千古名句,不得不说诗王心中自有乾坤,胆子也挺大。
《放言五首-其一》
(唐-白居易)
朝真暮伪何人辨,古往今来底事无。
但爱臧生能诈圣,可知甯子解佯愚。
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
不取燔柴兼照乘,可怜光彩亦何殊。
这首诗的白话译文如下:白天真晚上假谁又能分辨,古往今来的事情无穷无尽。世人只是上了假圣人的当,去爱臧生那样的人,又有谁知道世上还有甯子这样装傻充愣的人。萤火虫虽然有光但终究不是火光,荷叶上的露珠儿虽然圆融但终究不是真珠。不要去烧柴来照亮车马,那可怜的光彩又有什么不同呢?
白居易的《放言》总共有五首,是奉和好友元稹所作,当时白居易被贬谪,元稹听到这一消息当即写下《闻乐天授江州司马》这首诗。而白居易在贬谪途中,也是心生感慨,所以作了《放言五首》相和。
这首诗首联就写得很直接,通过反问的方式写出,古往今来多的是作伪的人,人们难以分辨。首联直接抛出自己的论题,下面自然而然地就开始论证,所以引出颔联的“但爱臧生能诈圣,可知甯子解佯愚”这样的典故,臧武仲曾经诓骗世人诈圣,甯武子也曾装傻骗人,但是这两者之间性质是完全不同的,到底是哪里不同呢?这就自然而然引出了颈联两句。
颈联“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是流传千古的名句,承接颔联,就像萤火虫能发光,露珠儿也是圆融的,但是它们终究不是火和明珠,这一句也是用常见的意象来表达出世人常常被外在的假象蒙蔽了双眼。再联想诗人被贬谪,这一句其实也是“骂”朝堂上的有些人有眼无珠,导致诗人这颗“明珠”被贬谪。最后两句诗人揭示明辨真伪的办法,那就是通过对比,如果愚笨到连燔柴之火、照乘之珠都分辨不了,那么所有的对比就失去了意义。
从这首诗也不难看出白居易的直言不讳,正是应了读书人的“不平则鸣”,这样的一吐为快让人读之便觉解气!在当时的朝廷环境下,白居易能写出这样的诗,也不可谓不大胆,毕竟那么多朝中势力都在盯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