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言论仅代表个人观感(狗头保命)。无图无真相。
一、欸?生活气息呢
(1)家庭成员脸谱化
目前的家庭成员标签基本上是这样的:
黄磊——“黄小厨”“节目组谈判专家”
何炅——“控场何老师”“口播担当”“花式陪干活”
彭昱畅、张子枫——“乖巧兄妹”“糙哥乖妹”“胖彭”“岁月静好的妹妹”
在第五季,黄磊开始跟着大家一起种树、接驾考孩子回家,而不是为了一顿饭围着灶台转;但是,如果跟往季一样来朋友就追忆过去、感慨中年,就算前尘往事、朋友圈不会掏空,我都对话题内容麻木了。
毕竟,还是希望从只言片语中得到一丝人生哲学精华。
何炅仍旧Hold住全场,热情迎客、发表餐前赞词,当然还有越来越密又越来越尬的口播123;难道嘉宾除了懂事、勤快、乖巧、好脾气、围观做饭,就没有尝试串出话题并畅所欲言的能力,就不能表达某观点、输出或挑战某价值观,来引起观众的讨论或关注吗?
还有,看彭彭和妹妹的相处我有点疲劳了——调侃、打击、关心差不多这些吧,彭彭是能干活、能自黑、好相处,妹妹是团宠、是乖、是安静,可是没看点!
两个人,就像家庭里,努力努力做家长眼中懂事勤快不惹事的孩子一样,存在感低、没有亮点,没有锋芒,缺少魅力,不够立体(以上仅限于节目形象)。
(2)日常生活程式化
(知乎答友热風已经说得很好了。请移步
热風:为什么《向往的生活》越来越追不下去了?www.zhihu.com
不再赘述。
每一期节目大体都可以分成几个片段,而每个片段的时间好像也差不多,看完之后的感觉也差不多。
但是,孩子在二老面前放不开,碰到 “回忆环节”往往也融不进去;聊天好像不是为了聊出什么,而是因为需要聊、应该聊、广告需要串,而不是因为兴之所起,有那种自然而然的舒服。
比如新增的泡脚环节,本是睡前小憩或者亲近而日常的家庭茶话会的时刻。
我看得到的都是“水太热了/真舒服/太凉了/脚红了/加水吗”还有“待会我们要XX明天要XX你要XX我要XX”之类的无营养、不温暖、功利性很强的对话,
那不是我想看到的“舒服”“温馨”。
节目之初,最吸引的我的,不是美酒佳肴,不是人间仙境,不是院落精致,甚至不是哪位客人来,而是人与人、人与物、人与景的一种和谐、温馨和轻松。说到底,认的还是一个字——“人”。
但是,
几个人住在一个房子里,只是“过日子”,并不代表“生活”;
几句关心的话并不代表体贴和温暖;
“一家人整整齐齐”并不代表足够亲近、日常;
并不是后期加个“黄爸爸”的字幕,“女儿”就跟“爸爸”有多温馨;
并不是叫一声“哥”,“兄妹”就多温情;
接受了家长提出的家务建议或安排,并不代表自己在主动地投入日常事务;
哈哈哈哈的笑,并不代表相处愉快和轻松,就像游戏进行到最后,并不代表谁心情愉悦。
有人来,不代表“串门”; 就像实际上有些人真的是来做客的,而有些人真的不是来串门的。
温馨的家是需要家人一起努力的,温馨的家庭氛围是需要家人不断磨合和用心经营的,“向往的生活”是需要让人产生向往的那种生活的。
其实,
知友李橙子
兄妹的演艺经历、成长趣事都是很好的成长话题;
一旦“黑化”比赛、拆家、小叛逆、小调皮、主动表现求夸奖都会很好的表现“两位小主人”的综艺效果。
何炅、黄磊的形象已经立体了,小朋友的形象(或者说镁光灯下的形象)还比较平面,缺少个性、主张和主动性,也就没有更多的综艺效果创造力。
知友Tuna鱼
而其实每个人都没错,是场景太固定、行为太固定、思路太固定——主题僵化。
知友花花
何炅对张艺兴说,每天有很多时间都在闲着。
这就是“向往”的精髓啊!
早上醒来,不必想着满满当当地活。我们的工作学业、生而为人已够匆忙、疲惫了。就坐下来,喝个茶,看着远山有一搭没一搭的聊聊天,从尬聊、烂梗到走心、诚恳,晚上随便吃一顿也很巴适
一桌饭菜,并不只有端上餐桌变成美味佳肴才有看头,它如何采摘、如何来到这个家、如何冲洗处理、如何摆盘、如何制作,其中,家人间、客人间的闲聊、沟通,甚至争吵、和解都会是很值得人期待、怀念的片段。大张伟的爱吃汉堡、小岳岳想吃的饺子、武大靖他们夸过的烤串、
晚上睡前,并不是非要说话、交流,用来敷面膜、健身、自我提升、洗澡和睡觉也很惬意,静谧舒适的夜晚,本身就是用来做心之所至的事情的
也不需要非要同一时间上床睡觉,互道晚安,每个人的生物钟是有差别的,不需要非要调到一致。
乘凉待客的凉蓬也可以用来看星光,
晒玉米油菜籽的院子也可以用来“露营”,
逮鱼捉蟹的池塘可以拿来钓鱼一下午,
院落外面的美景很值得出门,一起徒步欣赏一番,
租赁来运送树苗行李的小船可以拿来送送村民和他们的农产品,
邻居不一定只能在跑步时碰面,大家完全可以互相邀请就当村里有喜事半个流水席
黄磊并不是每天都要准备一大桌饭才能走出厨房,张艺兴也并不需要接替,客人也可以大展身手甚至包揽一次酒席,大可以跟邻居或热情村民把酒话桑麻或直接登门蹭顿饭
(3)生活场景不接地气
每一集,像是《亲爱的客栈》(我没有黑的意思)记录旅客的一天,而看不到四季交替和年岁更迭。
我想看到吃烤串时,拉着木车运砖和泥搭烤架;
我想看到那个火势凶猛的土灶台是在怎样的生活智慧中诞生的?
我想知道彩灯、点、小H小O跟着家人到外面会不会释放天性、惹麻烦;
我想知道瓜果蔬菜、山笋池鱼是如何从无到有、从大自然/菜市场到餐桌的?也想知道绿植盆栽的一年四季,又是如何由盛而衰?
我很喜欢玉米、小麦、油菜从种植、呵护、收割到最终产物的全过程,哪怕只是一个一镜到底的全过程。
我不想在跑步时才看得到邻居、村民,不想借农具、借车、开三轮车取快递、买菜、采茶、购物的画面消失,不希望广告捆绑生活用品,在广告中看一期综艺。
知友一文字秀虎
(4)剪辑呆板
知友十月
大致上,每期的时间基本在1小时30份分—1小时45分钟,以客人为一章,基本上可分为以下单元:(MC布置家)-MC吃早饭-客人准备来-客人来了-开始干活/做家务-吃晚饭-玩游戏/泡脚/社交-睡觉-大家起床-吃早饭-客人写感想/拍照留念-客人走了。
结构很完整,确实是待客的一天,可是这些日常活动的记录,好像什么都有,又好像什么都没有——没有着重点。
每个单元都给时间汇报完成,而观众(我说我自己)看完就是味同嚼蜡、不痛不痒。这直接导致了剪辑素材的缺失或浪费,可以说是大材小用了。
完全可以把某一单元或某一时间、场景变成主要单元展现,就像电影一样,在90-120分钟里对重要事件浓墨重彩,除铺垫渲染的辅助场景化繁为简,既显得工艺精湛、刀法精妙、错落有致,又能很好的表达自己的意图。
岂不美哉?
(5)对嘉宾期待值低
在无剧本的前提下,嘉宾可就是全凭手艺吃饭了。是立人设?搞宣传?好聚好散?主动被动?可都是缘分了。
黄磊曾说过“要出戏”。网上说“你主动我们就有故事”。
所以,可以靠拢组织的嘉宾——宋丹丹“心火烧”、“不抗造”徐峥、“跳起来”黄渤等、“劳模”董子健,还有特点鲜明的“懒”李诞、“懒”陈赫、“洗菜精致”李冰冰、“发呆彩灯”潘粤明、能干的女排姑娘等很多嘉宾。
有的完美融入生活,有的为节目增添话题和看点。
一天一夜的时间,嘉宾从认识、熟悉、相处、深入到离开是不够的,很多的“向往之旅”可能才走到熟悉这一步。
MC中,缺少一位插科打诨、耍宝活跃的 “润滑剂”角色,来的嘉宾若只是走完流程、来去安静如风,那我尴尬的脚趾都要抠岩浆了!
知友
现在想想,我最怀念的都是黄老师笑得很开心的那几次。那几次,才是我N刷的几集,因为它真的和谐、温暖、欢乐,有时也很伤感。
二、神仙,请别下凡
都是凡人,何必搞得那么不真实、不流畅、不自然呢?
我们和他们都不一样,何必搞得那么明显、对立、惹人不快呢?
我们对《向往的生活》的期待是治愈又轻松的系列慢综艺,它风景秀丽、风清日朗、时光散漫、岁月静雅、慵懒舒适、惬意旷达、时而静谧缱绻、时而热闹繁华、炊烟袅袅,自得其乐,一派其乐融融。
但其中最重要的是“生活”——普通人的浓厚的生活气息,像那种散不开的栀子花香,掸都掸不掉;而不是一群不接地气的逍遥神仙隐居山林开启三日农家乐——尬聊+求稳+模式化生活!
三、日薪208万后的普罗大众
何必游戏“普通人的生活”?
(这个话题知友李小喵已有回答,请移步
李小喵:为什么《向往的生活》越来越追不下去了?www.zhihu.com
最后,
我总是在看到一些圈内消息的时候,心疼每天忙碌而疲惫的自己,愤怒着这个被资本、大数据监视下的生活,试图跳脱。
愿我目之所及的人间美好,纷至沓来。
以上,仅代表个人看法,狗头保命,如侵必删!
看客们!散了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