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万物生辉。
阳光从细碎的枝叶间洒下来,化成千万缕闪亮的琴弦,弹拨着隐秘的岁月之歌。孩子们端坐在教室里写字,一撇,一捺,一丝不苟。一张张小脸氤氲着一团红润,似雨后新开的小花儿,映在光阴的影子里。
时光如此静谧。
闲思之鸟,不由得飞落在枝头。
千年前是否也有一个这样的午后,一群骑射归来的稚子,潜下心来读书习字,心无旁骛,青春奔流。而他们的叔父谢安,是否就站在光影里,怀着期待与信任注视着他们,如师亦友,江左风流。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自古以来,受学而优则仕的思想影响,学子们十年苦读,为的是金榜题名,光宗耀祖。然而,每念及于此,雅人心里总是五味杂陈。
我们每天这样努力,真的只是为了所谓的颜如玉,黄金屋吗?如果学习的最终目的只是求生赚钱享乐的工具,岂不是对读书的亵渎?
对于谢家这样的士族大家,读书,早已超越了升官发财的层次,为什么还要学习呢?
一、读书,是以完善自己
谢安问孩子们:“子侄们学习好坏有什么相关?为什么我总想着把你们培养成优秀的人才呢?”
这是个不容易回答的问题,孩子们面面相觑,谢玄应声答道:“这就好比芝兰玉树,人们总想要它们生长在自家的庭院中啊!”
谢安尝戒约子侄,因曰:‘子弟亦何豫人事,而正欲使其佳?’诸人莫有言者。玄答曰:‘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庭阶耳。’安悦。
多么美好的芝兰玉树,隐于自家庭阶之内而芬芳自许,既可以成为国家的栋梁,又有洁身自好,不追逐名利,不依附权贵的品性。听了这精妙的回答,谢安当然很高兴。
“夫芷兰生于深林,非以无人而不芳”。我们勤奋努力,不是为名,不是为利,只是让自己愈加完善。玉树一样临风而立,芝兰一样芳香自持,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不为外界困扰,只为自身修为。让自己变得理想丰满,给这个骨感的世界一个挺拔俊逸的背影。
内心安宁,人格完善,才是读书的根本。
二、学习,灵性与担当并重
一个大雪天,晋朝名将谢安,把家族的子女聚集在一起,跟侄子侄女们谈诗论文。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侄子胡儿说:“这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他侄女道韫说:“不如把雪比作柳絮,被风吹得漫天飞舞。”谢安听了哈哈大笑,内心欢喜。
晋名将谢安,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辈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道韫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世说新语》
一次叔父谢安问子侄们,“《毛诗》中何句最佳?”谢道韫答道:“诗经三百篇,莫若《大雅·嵩高篇》云,吉甫作颂,穆如清风。 仲山甫永怀,以慰其心。”谢安大赞其雅人深致。
谢安注重对子侄们的教育,注重培养自我和灵性。还教育以担当和责任,让小孩子朝着美好的方向生长,是每个教育者应有的信念。
三、尊重,是教育的基石
谢玄年少时喜欢佩带紫罗香袋,腰间挂着华丽的手巾。谢安很讨厌他的纨绔样儿,但不愿伤害他的自尊心,就假装和他赌这些东西,赢来后若无其事地当面烧掉了。
谢安从来不摆封建家长的谱儿,常爱没大没小地开玩笑。一个夏日清晨,他去看望侄儿,谢玄正仰躺在凉床上裸睡,来不及穿衣服,就光着脚跑到门外,找了双木屐穿上,才进来问安。谢安饶有兴致地看着侄儿发窘的样儿,调笑道:“你这小子可真是前倨而后恭啊!”
谢安的教育,贯彻了道家的无为精神,尊重孩子的人格,犹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四、身教,是最好的教育
谢夫人聪明犀利,是名士刘惔的妹妹,一次在责骂孩子后埋怨他:“我怎么就从来没有听你教训过孩子们?”谢安微微一笑:“我常常用自己的行为教育孩子啊!”
谢安集儒家的仁者风范和道家的隐士雅趣于一身,尊重孩子的人格,灵性与担当并重。他经常以身作则,循循善诱,将谢家的一群小子辈培养成杰出的人才。
一个人的修为,最终影响了一群人。
曾经有人对我说:作为老师,你要有看清孩子将来的眼光。我明白他的意思,三岁看老,教育要在该努力的地方努力。可是,怎么能过早断定一个人的未来的无限可能呢?不论孩子将来成就如何,小的时候,都把他当作理想完善的人来培养。
不论杨树柳树刺槐树,期待他最后长成玉树,不论是兰花菊花车前草,都鼓励他吐露自己的芳香。教育如阳光雨露,公平地洒向所有的受教育者,然后由受教育者自身的能动,来决定自己成长的方向。
看清孩子的顽劣,然后依然热爱,这是为师者的英勇。
窗外,老榆树摇晃着并不稠密的枝叶,好像在感叹,好像在祝福。
岁月流逝,时光变迁,谢安不会预想千年后的我的痴痴遥望,隔着泛黄的年轮,依稀在心里筑一个重叠迷离的旧梦。
眼前这群懵懂的顽童,亦如一排排小树,迎着岁月的风,茁壮成长。
初夏。万物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