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是我第一次在简书写文章的时候。那年的我只有20岁,在读大二。时间一晃5年就这么过去了,好像变了很多又什么也没变。
我和一个女生度过了三年的无忧无虑的时光,我第一次知道真正喜欢一个人是什么感受,我以为我们会和别人一样,从恋爱走到结婚。但在去年她离开了我。一年时间,说长不长。但记忆好像已经消失的差不多了,不经意间想起她的时候,总觉得好像做了一场梦,虚假又幸福。
这五年,我从一个满怀朝气又自感怀才不遇的大学生,变成了一个打工人,从校园走向了社会。有时候大学时光就像谈恋爱的时光一样,美好又虚假的梦。
我毕业了,换了7份工作,2个城市,躺平9个月。听起来让人无语又荒谬,但万幸,我现在在一家国企工作了一个月,现在由于疫情原因正在居家办公。这也是我又重新打开简书的一个重要原因:我好无聊。
曾经三年的恋爱,让我以为生活并不无趣。但时过境迁我又回到了最初始也是我最真实的状态:无趣。疫情期间居家办公,更让我的无趣放大了数倍,让我可以认真思考,我到底想要什么?
从大一开始,我就对学生会、社团、社交、学习都不感兴趣。恰巧,没有自主思考能力的我被网上一种神奇的言论洗脑:“无效社交不如孤身一人。” 现在想来,当初的自己不仅幼稚,更是无知。一个刚迈入大学的19岁少年,你管他社交有效无效?这明明是你结交一生挚友的最好时机,没有利益、没有权衡、没有压力……
于是我找家里借了点钱(不多),和5个陌生人在校外学生街接手了一家咖啡店,5人里面有3人早已再未联系,但很幸运,结交到了一个到现在仍然经常互动、保持联系的朋友。
到了大二,店倒闭了。也是在那一年,某个蓝色app开始流行起来。憨憨的我时常在深夜难以入眠的时候,在那个app搜索:大学没有朋友怎么办?
不出所料,排名前几的答案,是带着那么点鸡汤味的。大致意思就是,你没有朋友不是因为你的问题,而是你的思想在别人之上。你要健身,要读书,这会让你更牛逼……
所以在那一年,原本瘦小的我练出了疙瘩肉,有事没事就泡在图书馆看书,学年结束后我看了大概一百本书。大二那一年确实很枯燥,我甚至不记得任何在那年发生过的事情。这也是我最为迷茫的一年,我去学了PS、PR、金融知识、编程以及写作……我的想法五花八门,想到什么就去学一点。也是在那一年,我开始写小说,我喜欢写悬疑和推理类的故事。但,也没坚持下来。
但我现在回过头复盘,我的选择其实没有错。100本书读完后,我能很明显的感觉到自己的思维方式在变化,表达能力在进步。直到现在,我还保持着健身的习惯。枯燥的一年我收获了对我而言极为重要的兴趣与思考能力。
后面大三大四两年,才是我真正感到快乐的大学的开始。我开始恋爱了、我每天带着同学一起去健身房、一起去旅游、一个人出国去打工度假、和同学去酒吧畅聊人生、在宿舍一起看电影、一起参加篮球训练、拿到了国家级比赛一等奖、实习一个月赚了4000块……然后,我就毕业了……
为时已晚,这才是我想要的大学生活。我没有大的志向,我不想升官发财、升职加薪,我只想找个爱人、志同道合的朋友、有固定的兴趣爱好,然后平淡的度过一生。而对于大学,我只想要开开心心快快乐乐就完全足够了。
打工的生活,有她陪伴的时候我觉得无忧无虑,她离开之后我才发现原来是满目疮痍:工作不稳定、没有职业规划、生活没有乐趣…我甚至连打游戏也并不喜欢,所以我非常羡慕每天下班只要打打游戏就能很开心的人。
直到现在,我依旧不知道如何找到突破口,从生活中找到自己的意义以及乐趣。这么稀里糊涂的活下去也不是不行,只是害怕又会变得像大学时期的不甘、后悔。
到底如何与人生和谐共处,我仍然在思考。
在键盘上敲完这些字,时间已经过去了快一个小时。看来生活中还得保持输出,现在的我心情貌似更愉快了一些。别人通过游戏分泌多巴胺,我通过写作输出也能达到同样的目的,看来也是不错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