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听大人说,夏秋季节雷雨后去草地上捡“雷狗屎”,可以洗洗炒着吃。那时一直不明白,为何去捡“天上掉下的狗屎”,不管是雷公的亦或是天狗的,都让我无法接受。
大人们只说这东西叫这名,并不曾说它的来历。出于好奇,我也只好拎着家里的水桶跟着去草地上看看这是何方神圣。
待我见到这“雷狗屎”后,才发觉这和我想象的完全不一样,它一点儿都不像狗屎。它圆圆的一朵朵,通体碧绿,玲珑剔透,若角度合适,它看起来还会闪闪发光。摸起来,肉乎乎,滑溜溜,甚是可爱,我也喜欢上捡这来自“天上”的食物。
长大后才知道原来它叫雷公菌,古名天仙菜、天仙米,俗称田木耳或水木耳,属藻类蓝藻纲、念珠科。据唐人房玄龄等撰《晋书》和明代李时珍著《本草纲目》中记载,晋朝学者葛洪(公元284-364年),号“葛仙公”,他不图升迁,不慕名利,隐居“南土”时,因缺粮曾采念珠藻为食,从此,民间称之为“葛仙米”。
雷公菌不仅含有蛋白质、藻类淀粉和各种糖分,维生素C含量丰富,维生素B1、B2高于一般菌藻类,含矿物质15种:即磷、硫、钙、钾、铁、锶、钇、铅、硅、镁、钡、锗、锌、铜、锰,碳水化合物也高于许多蔬菜,提供热量适中,为极好的天然保健食品。
《全国中草药汇编》称其性寒、味淡,可以清热收敛,益气明目,主治夜盲症、脱肛、烧伤、烫伤等。
雷公菌和木耳性子类似,不易入味,且味道寡淡,故小时候的我不爱吃,只爱捡。家常做法自然和木耳也类似,全凭个人喜好,例如雷公菌炒鸡蛋,辣炒雷公菌,雷公菌汤,亦可涮火锅……而炒鸡蛋是最简单的,故我也不愿麻烦去折腾其他样式。
因着绿色的雷公菌和着淡黄色的鸡蛋,也能称其为“清清白白”。
将雷公菌捡回家后,用清水浸泡,清洗沥干,备用;取三个鸡蛋打入碗中,搅拌均匀。热锅凉油,待油温七成热,倒入鸡蛋液,翻炒成型,盛出。
锅中倒入少量油,油温七成热,下入雷公菌,大火炒至八成熟,倒入鸡蛋,加入适量盐和鸡精,翻炒片刻,即可出锅。
根据个人口味的不同,如喜辣者,可加入若干辣椒入锅爆香;如果不喜欢雷公菌和鸡蛋分离,也可以先炒雷公菌,再加入鸡蛋液,使之包裹在一起。总之,你的厨房,你做主。
炎炎夏日和燥热的秋天里,来一盘雷公菌清热,明目,自是好的。只是这物什大有脾性,不常有,若能有机会,可以尝尝这“掉入凡间的食物”。它清新,自然,是一道上佳的“野味”。
在城市的人来人往中,若能静心听一盘来自野地里的曲子,也是种享受。今儿回家我自是吃不上这道美味,但幸好,我有回忆作伴,仍能想起它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