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扔下一本厚厚的书《斯通纳》,因为书太厚,索性随便翻到中间某页开始看——居然很好看,围绕的是一个在学术上不那么成功,在家庭生活上也不那么顺利的教授,从他年轻时期开始说起,遇见爱情,组建家庭,生儿育女,如今又面临离婚的糟糕处境。
因为是从中间开始看的,正是看到斯通纳教授与妻子情感崩裂分居生活的情节,四岁的孩子像个会长大的玩具,被大人们颇具心机的利用起来——彼此筑建起高高的壁垒,偶尔用孩子来作为沟通的诱饵,进而达到伤害对方的目的。
又往前翻看,斯通纳教授的前半生一览无余。看到他们是如何相识相爱并决心结婚组建家庭的,如何搬家整理房间并迎来了新生的,又如何渐渐地排斥彼此厌烦婚姻的。
这本小说被我看成了“倒叙”,因此理解斯通纳教授的情感轨迹更为具有一种“怜悯”之感,仿佛早已洞察了一切,旁观人间悲喜。
我在想这样一部对中年人生活“像素级”的描写方式,是如何让读者不乏味的,可能是因为斯通纳教授的“丧萌”人设,以及每个人都能从《斯通纳》里找到自己的一段生活:差不多的妻子、差不多的孩子、差不多的职业生涯、差不多的琐碎情绪——在时间的荒原里,斯通纳既是理想的主人,又是剧情的奴隶,意义在疲惫不堪的挣扎中,不断被消解。
“斯通纳想当一名老师,他成了教师。但他知道,他永远知道,人生的大部分时候他都是一个冷漠的人。他曾梦想过某种正直,某种绝对的纯洁。他寻找过妥协和无关紧要的攻击性消遣。他曾想象过智慧,在漫长岁月的尽头,他找到了无知。还有什么呢?他想,还有什么呢? ”
当敏感大于智慧,就很容易看到人生的虚无。
功成名就的中年人喜欢用一句话鼓励年轻人,大概是只要将眼前的事情做到极致,美好的事情总会发生。“斯通纳们”躲进了深夜无人的办公室、周末潮湿的健身房、情绪流动的咖啡馆,他们打开电脑、开启跑步机、喝下一口美式——并不享受眼前的事情,但“吃苦”的确让人真切地感受活着。
他们也当然明白,囿于温水的鱼,再怎样折腾也逃脱不了鱼缸,况且这鱼缸还是自己亲手挑选的。那时候年轻,对这玻璃缸里的生活无比向往,以为此生有了归宿,便可以偷懒人生的苦。可是日复一日,这里面的水像眼睛一样日渐浑浊,他们在这细碎庸常的“跑圈”里忽然恐慌,上帝在此刻笑了:磨练才刚刚开始。
这在一定程度上与中国大妈们类似,大妈们热衷跳广场舞与“斯通纳们”执迷马拉松跑圈一样——仅仅是自我催眠般的将焦虑短暂释放,美好未必发生,而衰老一刻不停。
当他们不再“穿衣显瘦、脱衣有肉”,我们喜欢的“少年感”流行起来——颇具阅历的成熟长相,心却如少年般仍然澎湃起伏:人生的波折已然度过三分之一,剩下的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似乎也会应对自如,忙于世故,却又能将自己随时抽离,年轻时的爱好从未泯灭,悲喜再无常,总有几个好友,一条狗。
少年的澎湃,阔别多年,如约归来。
想到了喜欢的歌手许巍,四十不惑之后的他仍然被周围朋友们称为“许少年”。
我想不是他从未长大,才少年如故,恰恰相反,他是经历过自我怀疑、严重抑郁、甚至经济问题之后的顿悟。
两三年前忽然在网上看到一个节目,鲁豫采访许巍,简直快人不出来他了,头发剪短了,很健谈的样子,喝茶爬山,在京郊组建工作室,继续玩音乐,歌曲风格也变化很大,融入了佛教元素,颇具空灵感。
一个人怎么会变化如此之大?很难想象其中度过的艰辛部分。当然,许巍也很难想象在他之外的中年人都在电视剧里顿悟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