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酿旧时叫“醴”,是汉族传统的特产酒。用蒸熟的江米(糯米)拌上酒酵(一种特殊的微生物酵母)发酵而成的一种甜米酒,在我国全国各地称呼不同,又叫醪糟、酒酿、米酒、甜酒、酒娘、甜米酒、糯米酒、江米酒、酒糟。
酒娘出处
在《笑林广记》一书中出现酒娘一词
典故来源
人问何为叫做酒娘,答曰:“糯米加酒药成浆便是。”又问既有酒娘,为甚没有酒爷。答曰:“放水下去就是酒爷。”其人曰:“若如此说,你家的酒是爷多娘少的了。”
其他含义
另有一解为酿酒女性。
——百度百科
我是正月初的生辰,用我爹的话说是贪吃,因年节前后食物丰盛,但在高密度的走亲访友拜年活动中,觥筹交错推杯换盏没我事,桌桌鸡鸭鱼肉菜菜油荤我又消化不了,所幸有前辈发明了酒酿这么个神奇的饮品,让我食指大动,年年欢畅。
不怎么爱吃甜食,却对甜米酒情有独钟。在老家,都是过年的时候才有的,我家没有人会酿,于是为了喝米酒而“跋山涉水”去各方亲戚家拜年为我的一大动力,也是我小时候的欢乐源泉之一。
光米酒我一个人就能喝好大一壶,大人们说会上火,我便小小控制了下自己,怕牙疼。有时候里面会加荷包蛋,乳白的蛋瓣包裹着鲜黄的蛋核,还微微沁出些来,哇,画面不要太美,绝对视觉享受,此处应有枸杞[挤眼]红的,白的,黄的,色香味俱全。
记得第一次去四姨家,就有米酒喝,还放入了切成小丁的糍粑,我食髓知味,喝了两碗,顿时对娶走了我美丽四姨的四姨夫好感倍增,懂得哄好小孩子的人一定是个愿意用心生活的人,我妈姐妹多,四姨可是有近十个外甥外甥女呢。
前不久的生日没有回老家,一个人在广东过的,适逢生理期来临,勉强做了四个菜,猪脚汤,茶树菇煲鸡,木耳腐竹炒芹菜和青椒炒小鱼,却几乎没有动筷,油太重,没有胃口,却喝了好几碗米酒,顿时觉得舒畅了,满足了。
老家上了年纪的人用金银花做酒曲,捏成小小的圆丸,我见过隔壁表奶放在筛子里晒,觉得真是蕙心兰质的做法,花香入酒,妙极。金银花在老家山野路边随处可见,平时我只知道它可以用来泡茶,却原来还有这样的用途,它还有个美丽的名字——鸳鸯藤。
上学,工作,一步步离家乡越来越远,我知道它终于成了诗人游子们口中所说的故乡,再也回不去的光阴被埋葬在那里。一代又一代的人带着对老家的眷恋背井离乡,远赴他地,或如归巢乳燕一年一回,或几年一回,或永远不回,如此,便产生了乡愁,而诸如米酒这类家乡的特产就成了记忆中的永恒,越久越香。
我一度叫嚣着要学会自己酿米酒,后来最多也就尝试了用桑椹泡酒,酿米酒到现在也没学成。卖米酒的大婶说得对啊,要是什么事都自己去学去做,哪有那么多时间精力。我觉得蛮有理,其实为自己的偷懒找了个借口。
嗯,总有一天我要学会的,毕竟对于女性来说,它实在是太有益处了,益气,生津,活血,对于体寒的我来说实在是良药,还不苦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