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有趣的故事,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解读出不同的价值——关键看你想传达什么、讲给谁听。
一天晚上七八点钟,我先生终于下班回到家。边看手机边吃晚餐。这时早已吃过晚饭的我,开始给孩子讲故事。
“从前有一个贫穷的农夫,有一天他在鹅圈里发现了一个闪闪发光的金蛋。开始他以为这是个恶作剧,正准备把金蛋扔掉的时候,他转念一想:不如去验证一下,金蛋是不是真的。
结果鹅蛋果然是纯金的!农夫简直不敢相信自己会有这样的好运。第二天,他跑到鹅圈一看,和昨天一样,又有一枚金蛋。此后他每天一起床,第一件事就是跑去鹅圈拿金蛋。这样没过多久,农夫就成了富翁。
可是有钱了的农夫变得越来越贪婪和急躁,他想要更多的财富,已经无法满足每天一个金蛋。于是他决定把鹅杀掉,想把鹅肚子里的金蛋全部取出来。谁知打开一看,鹅肚子里没有金蛋。而且鹅死了,再也无法得到金蛋了。”
讲到这,孩子听得全神贯注,眼神里是意犹未尽。我问孩子:“你说农夫的做得对吗?”孩子有点犹豫地点头说,“对。”一旁织毛衣的姥姥乐了,“还是我聪明一点,农夫的做法不对。因为杀死鹅就再也没有蛋了。”
这个故事给孩子讲,可以当个笑话,可以表达贪婪和急躁会让人做傻事、得到不好的结果;或者也可以警示做事要遵循规律,否则“聪明反被聪明误”。
片刻之后,我对我先生说,“其实这个故事讲的是‘产出’和‘产能’的关系。有的人以为产出越多越好,而其实效能在于产出和产能的平衡。”听到这,估计我聪明的先生也明白这是从书上读来的东西,他点了点头,继续吃饭看手机。
“老公啊,其实你就是咱家的鹅,我看中的就是下金蛋的能力。财富持续地积累,这样最好。” 这时儿子及时灵光一动,接了个包袱,严肃地说“爸爸,一天一个金蛋就够了,可以休息了!”
此刻只见他的筷子停在了嘴边,欲言又止,哭笑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