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概念:
市场价值——一个部门所生产的商品的平均价值;或者这个部门的平均条件下生产的并构成该部门的产品很大数量的那种商品的个别价值。
市场价格——在市场价值基础上的并围绕着市场价值波动的商品价格。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商品的价值转化为商品的生产价格。马克思说,“商品按照它们的价值或接近于它们的价值进行的交换,比那种按照它们的生产价格进行的交换,所要求的发展阶段要低得多。按照它们的生产价格进行的交换,则需要资本主义发展达到一定的高度。”商品的价值要在市场上体现为市场价值。在第二章,我们介绍了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定义,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和这个类似,一种商品的市场价值,是由生产这种商品的行业的大多数厂商的生产条件决定的。如果一个行业中的大多数厂商的生产条件,包括资本的有机构成,劳动力的素质,管理水平等等都处于中等水平,那么这个行业生产的商品的市场价值就是由这些中等水平的厂商决定的。那些条件较好的厂商就能获得更多的利润,而那些条件较差的厂商就得不到正常的利润。如果一个行业中的大多数厂商的生产条件都较好,那么商品的市场价值就由这些条件较好的厂商决定,中等条件的厂商都得不到正常的利润,条件较差的厂商就更不用说了。如果一个行业中的大多数厂商的生产条件都不好,那么商品的市场价值就由这些条件差的厂商决定,他们能获得正常的利润,而那些条件中等和较好的厂商就能得到更多的利润。
以后我们会看到,市场价值的概念在级差地租理论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从对市场价值的介绍中可以看到,市场价值与简单商品价值背后是不同的生产方式。简单商品价值建立在劳动者与生产资料没有分离的生产方式之上,而市场价值的前提是劳动者已经与生产资料相分离。换言之,市场价值的前提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生产价格的概念是建立在社会平均利润率的基础上的,比市场价值的概念更高级一些。马克思说,“竞争首先在一个部门内实现的,是使商品的不同的个别价值形成一个相同的市场价值和市场价格。但只有不同部门的资本的竞争,才能形成那种使不同部门之间的利润率平均化的生产价格。这后一过程同前一过程相比,要求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有更高的发展。”
所以,存在着一个从商品价值、到市场价值、再到生产价格的演化序列。
市场价值或生产价格是价值规律在整个社会范围内、不同产业间发挥作用的结果。通过价值规律的调节,各种资源按照一定的比例在各个不同行业之间分配,从而使各个不同行业的生产能力达到一种大致上的平衡状态。价值规律在最根本的方面调节着整个社会的生产。
商品的市场价格由市场价值决定,并围绕市场价值波动。这样,我们就有了一条线索,揭示了商品的价值如何转变为市场价值,再如何转变为市场价格。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就是市场价格,或更进一步,是生产价格。
那么,市场价格为什么围绕着市场价值波动呢?因为供求不平衡。供求关系从来没有平衡过。但是供求关系本身又是什么呢?供求关系本质上反应了社会收入在各个阶级和阶层中的分配。各种商品和服务的供给是由资本在社会各个行业中的分配决定的,换句话说,是由利润率决定的。商品供给代表了社会劳动在不同产品间的分配。所以供给从根本上讲是和需求没有关系的。
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中国的钢铁行业了。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钢铁业发展的规模,远远超过了当年的“大炼钢铁”。钢铁企业遍地开花,中国的铁矿石进口规模巨大,产能大大过剩。十八大后压缩和淘汰落后产能,2016年后市场需求却又开始增加了。
当然,没有需求,利润率再高,商品卖不掉,利润不能转化为货币也没有用。需求的增加或者减少会影响商品的价格从而影响利润率,从而影响供给。比如因为中国和俄罗斯对美国山猫皮的需求增加了,美国山猫皮的供给也大幅度增加了,在5年间几乎翻了两番,甚至已经引起了美国动物保护组织对美国山猫物种的忧虑。这是因为有利可图,每张山猫皮价格已达550美元。但是如果没有利润,需求再旺盛也不会增加供给。制药业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很多有效的药品仅仅因为价格便宜就没有厂家生产了,相反,那些功效差不多但是价格昂贵的药品倒是层出不穷,甚至同样配方的药品换个牌子就大幅度提价。在中国,每次发改委修订药品价格目录,都会有一批低价药品在市场上消失。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不是需求,而是利润。虽然西方经济学也承认资本要最大限度的追求利润,但是在具体分析很多问题的时候(特别是与经济周期和供给有关的问题)却都是以生产满足需求或者生产规模由需求决定为默认前提的,所以得出的结果都不正确。
需求是有购买力的需求,如果一种迫切的生存需要没有购买力,也不是经济学意义上的需求。现在全世界有十几亿人处于饥饿状态,他们对食物的需求是真实存在的,但是他们没有购买力,这就不是真实的需求,最多给个安慰,算是潜在的需求。可是,从潜在的需求到有效的需求之间的距离还非常遥远。有收入才有需求。恩格斯说,“经济学家所说的需求不是现实的需求,他所说的消费只是人为的消费。在经济学家看来,只有能够为自己取得的东西提供等价物的人,才是现实的需求者,现实的消费者。”另一方面,奢侈品(奢侈品可以定义为与工人的再生产没有关系的商品)的需求却非常旺盛,经济危机也几乎不能影响到它们的热卖。据高盛调查报告,2009年全球奢侈品市场萎缩,但中国市场销售额将超过2008年的30亿美元,达到50亿美元,增幅全球第一;中国奢侈品消费占全球市场的二成五,超过美国成为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国。十八大后,随着经济增速放缓和反腐,中国奢侈品消费低迷,奢侈品销售收入连续三年出现负增长。但从2016年起复苏,国外预测中国将在五年内成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消费市场。
还有一些需求其实是被人为的制造出来的,看起来好象是消费者的自由选择,但实际上很多是自欺欺人。比如流行的风尚,比如广告里告诉你生活必不可少的、缺了它你就会不健康不美满不自信不洒脱不潮流的商品,这些东西中的大多数都是生产厂商为了诱骗消费者口袋里的钞票而制造出来的。那些填满了鲜味剂、着色剂、增香剂、乳化增稠剂、改良剂、甜味剂、酸味剂、保鲜防腐剂等等各式添加剂的食品和饮料,对人体尤其有害。据报道,在北美和欧洲的超市里的苹果,差不多只限于六种,因为这六种苹果容易栽种,不排斥杀虫剂,也经得起从地里到货架的颠簸,表皮打了蜡之后可以漂漂亮亮的放在货架上。英国的孩子有28种早餐谷物,其中27种糖份超标,有9种谷物甚至含有40%的糖。英国8.5%的六岁儿童和超过10%的十五岁少年都超重。甚至在印度都有大批的儿童患有糖尿病。因此,需求的分析必须与对生产方式和分配方式的考察结合在一起。否则,就无法真正认识需求的本质。
马克思指出,“调节需求原则的东西,本质上是由不同阶级的互相关系和它们各自的经济地位决定的,因而也就是,第一是由全部剩余价值和工资的比率决定的,第二是由剩余价值所分成的不同部分(利润、利息、地租、赋税等等)的比率决定的。这里再一次表明,在供求关系借以发生作用的基础得到说明以前,供求关系绝对不能说明什么问题。”
把价格变动的原因说成是供求关系的作用是再简单不过了。对房价的快速上涨,多年来一直有人反复告诉我们,那是因为供求关系的作用:土地供给有限,而购房需求旺盛。他们会拿出很多证据来向你说明:18亿亩耕地红线如何限制了土地供应,每年有多少人进城、结婚每年有多少人需要买房。在这种“供求关系”的说明下,似乎房价上涨有着非常合理的理由,是非常合乎逻辑的结果。如果你质问即使如此为什么房价上涨速度会这么快,那么他们会告诉你是因为需求太旺盛了,供给太少了。总而言之,一句话,供求关系的作用。
有些人看到了这种说法与事实的矛盾。大量商品房闲置,大量土地和房产被囤积待价而沽,大量的虚假成交信息,供求关系如果起作用的话,应该是商品房供给过多,而需求不足,应该是往相反的方向影响房屋价格,房价应该下跌才对。这种“房价应在供求关系作用下下跌”的看法和“房价应该在供求关系作用下上涨”的看法一样,都拘泥在所谓的“供求关系”之中,没有看到房价上涨的本质所在。但是这种从供求关系的角度“看空”的说法比起“看多”的说法来,有一点是更准确的,就是它实际上意识到了商品房的供求关系是人为做出来的,不是“自然”的。如果更进一步,就能看出,实际上房价高涨和供求关系的关系非常小。
供求关系很多时候真正体现的是资本的利益。开发商捂盘或者使用其它销售造势手法,造成供应紧张的假象,制造紧张气氛;再利用这种紧张气氛造成需求旺盛的假象。换个角度来说,真实的需求中,投资又占了很大的一块比重。如果一个楼盘自住购房的比例达到一半,就已经是相当高的数字了。这些房产投资者的购房需求是真实的需求,那些想买房却无力支付高房价的人的需求是不真实的,不在开发商的视野之内。而且往往正是这些投资购房的人可以比那些自住购房的人能够更加便利的、更加优先的买到好房子。投资购房的人占用了相当大的一部分社会资源来谋取他的私人利益,但是他是用钱支付了他占用的社会资源,虽然他可能用的是别人的钱(贷款),但是他确实支付过了,因此他占用社会资源谋取私人利益的做法就是合理的,合法的。供求关系的真谛也就在于此:金钱万能,金钱利益高于一切。有一些人抨击我国的农村金融状况,说在农村金融机构的存款大量流向城市去放贷款,缺乏资金的农村,却在资金上帮助城市发展。实际上这种批评差不多可以套在一切信贷关系上。老百姓不富裕,但是老百姓在金融机构的存款大多都放贷款给有钱人去做生意,买房子,搞生产了。
房产只是一个大家都关心的例子。在现实生活中和供求关系有关的现象比比皆是。石油的价格从2005年8月的每桶70多美元涨到2008年7月的最高每桶140多美元,又迅速下跌到2008年12月的最低每桶40多美元。到2011年又涨回100多美元,然后又掉了下去。石油期货价格的每一次变动,如果不是被解释为美元汇率变动的结果,就是被解释为与供求关系变动有关:美国石油储备增加或者减少了,某机构预测冬天汽油消耗量增加或者减少了,经济预测乐观或者悲观了,某产油国局势不稳定了,日本地震了利比亚内战了,甚至某条输油管道起火了等等。但是抛开这些假象,看一看真实的石油供应与需求,真的有那么大的变化吗?答案是一目了然的。完全不是那回事。石油期货的上涨与下跌,都是投机资本在背后的操纵,不论石油价格上涨或是下跌,他们都大发横财。这些与现实的供求毫不相干的东西,才是真正的资本的“供求关系”。
小结:
有关供给与需求的理论,实际上属于竞争的学说,因此马克思从未做深入阐述。在论述生产价格和平均利润率理论的时候,马克思也阐述了市场价值与市场价格的理论,并深入探讨了供求关系的实质。有关内容见《资本论》第三卷第十章《一般利润率通过竞争而平均化。市场价格和市场价值。超额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