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当我躺在床上的时候,我开始想三视角的理论,我闭着眼睛,使劲想三视角的问题,这也算是冥想的一种方式吧。
三视角是学习方法论,从人的主体角度看,是粒子、波、场。从事物本身的结构看,是对比、变化、分布。
我的先生属于三视角里面对比视角突出的人,事业心很重。对比视角的人一般能力强,使命感强,目标明确,不会轻易地改变自己的方向,所以,他从本科一直读到博士,都读的是旅游管理专业,在大学里也从事旅游管理的教学。
因为讲课和做项目的原因,他认识并结交了国内很多朋友,在人际关系上非常好。经常外出应酬,全国各地飞,他的分布视角比较好。
我一直属于三视角里变化视角突出的人,变化视角的人动手能力强,喜欢动手做一些事情。所以我这个人不太喜欢说,我喜欢做,当然由于我话多,所以也经常给人留下一种特别爱说话的感觉。但我自我感觉,还是喜欢做多一些。比如说我经常和大宝做一些手工,在妈妈群体里,我这样的动手能力算是很强的一小撮人,而我属于妈妈群里语言表达能力一般的。
现在的我,也属于三视角里面分布视角比较强的人。但这是我今年5月份以来,接触新媒体之后才发生的变化。以前即使是在我工作的时候,由于工作性质的原因,只需要接触政府、协会,以及单位里的一些人,所以我的交际圈比较狭窄。
现在由于从事新媒体,报了很多写作班、公共表达课、技能学习班。每个班动辄三四百人,这些班上同学加在一起都有三四千人之多了,我还没算唯库那种一万人以上的大课,里面也有社群,我也可以在里面成为活跃分子,进而加一下同学微信,但我没有精力这样做。
事实上,我只和这些班上的一两百人加了好友,进行互动。其中又有十几个人是经常互动的。我可以和陌生人迅速地建立联系,并深入交往,是我刻意培养的一项能力。
虽然我十几年前当记者时,就已经有朋友说我擅长交友,但我却没有心思尝试去多交朋友,下了班我总是窝在家里,不喜外出应酬,所以我的朋友圈一直非常窄。从这个角度看,我的分布视角是在新媒体这种环境下逐渐被培养起来了。
关于王老师周六出的思考题:在新加坡裁一条牛仔裤的裤边,需要10新币,折合人民币50元,而同样的裤子,同样的活,在中国只要10元,为何同样的劳动量,同样的职位,同样的复杂度,却有不同的价值呢?这说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有问题吗?大家能用三视角解释吗?
我觉得,这正好说明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正确的。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所有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呈反比。
从裁一条裤边所需的时间这个角度看,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一致的,但是由于新加坡的人力成本远高于中国的人力成本,在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一致的情况下,在新加坡裁裤边当然要比在中国价格高。这与当地的人员工资有关。
王老师也在微信群中说,事物的价值是事物的分布视角里的事物,对处境里其他事物产生的影响。那么,裁裤边的价值,就是裁裤边劳动的分布视角里,人工工资,对处境里的缝裤边的价格产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