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衷曲无闻
01
90年代,针对美国五年级的学生,斯坦福的两位大学教授做过一项心理学实验。
学生被分成A、B两个组,当他们完成一项任务以后,研究者分别对他们采取两种鼓励措施,A组是“你真聪明”,B组是“你真努力”。
实验发现,如果一直受到“你真聪明”的夸奖,学生会回避他们吃不太准的任务,过度重视自己的排名,忽视具体的技能掌握。研究者猜测,他们是为了保持看起来聪明,而躲避出丑的风险。
如果一直受到“你真努力”的夸奖,学生会更倾向于选择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参照其他人的方法和技巧。在他们看来,失败是因为自己不够努力,加大努力程度,是一个好的选择。
研究者在实验报告中写道:“当我们夸孩子聪明时,等于是在告诉他们,为了保持聪明,不要冒可能犯错的险。”
一个孩子做好一件事,你夸他很努力,或者告诉他成功是因为外在努力结合了自身的智慧,他会觉得“嗯嗯,我成功有道理啊,我下回还这么努力,就可以再次成功”;如果你夸他聪明,他会觉得“卧槽,我成功是内在原因啊,我不论努不努力都会成功,没意思,谁让我是天才呢”。
长此以往,如果有一天被夸“努力”的孩子失败了,会觉得是自己不够努力,下次努力就好了;而被夸“聪明”的孩子失败了,会自暴自弃,因为“聪明”这个天赋失效了,别人比自己“聪明多了”,可能因此一蹶不振。
02
在日常生活中,有两种人会强调努力的作用,而低估天赋的重要性。
一个清华北大毕业的人,长期只跟校友混在一起,他所能看到的,都是更努力的人才会有更大的成就,懒惰只会让人与人之间拉开差距。于是,他感概努力比天赋更重要。
一个进入乒乓球国家队的人,并不是顶尖选手,但是他的乒乓球天赋,已经足够碾压大部分未能入选的人。然而在他总结自己运动成就时,会强调自己不靠天赋靠努力。
天资高的人强调努力更重要,那是高智商小圈子对比后的结论,一般人不要信;天资一般的人强调努力可以改变命运并付出努力,我们应该尊敬他们;天资不行,但是坚决不努力的人,就注定了一生碌碌无为。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拥有着上千年的科举历史,使得社会逐步熟悉了个人发展的有利方向。我想,这种强调努力和勤奋的文化氛围,就是一种朴素的经验总结。
强调努力的重要性,会让学业上的失败者减少焦虑感,把自己失败的原因归咎于暂时性的贪玩,只要自己收心上进,就还有机会成功。
在强调努力的文化中,人们能够更平静地接受失败,更倾向于挑战自我,更注重做事方法。
03
努力看似简单,一天十多小时的伏案工作而已。其实很难,因为日复一日的劳作,至少需要耐心和毅力的配合。
任何一个有成就的人,都必须经过长时间的训练和工作,挥洒汗水之后才可能有成就,这是普遍不变的情况。
在我的高中时期,班上的座位是按学习成绩分派的,坐在后排的那几个人,总是瞧不起那些学习成绩好的。他们总说,某某只会傻学,我要是认真起来,也能学得好。
在他们看来,天赋很重要,努力可以手到擒来,然而他们却不敢去尝试,因为可能努力也差别人一大截,更打脸。
我的表弟总被老师夸聪明,小时候我舅舅也觉得他拆卸玩具又还原的能力很强,就是智商高。小学到高中,历届老师都是说他聪明,再努力一点点肯定可以跟第一名不相上下。
于是,他也一直觉得自己不用那么努力,就能保持好成绩,却从来也没有得过第一名。遇到一些大考,他也会慌张,但还是会在同学面前装作毫不在乎,回到家悄悄看书背公式。
他不敢让别人知道他也在努力,因为他要在老师和同学面前维持一种形象,哪怕不怎么努力,成绩也会不错。
这种心态伴随着他的学生生涯,永远都不会百分之百努力和勤奋,想要的从来都没有得到过。
……
作者:衷曲无闻,简书签约作者
主播:夕言,简书特邀主播。喜欢写温暖的文字,做感性的节目。新浪微博:NJ夕言,微信公众号:夕言细语
这里是简书成长励志专题的播客,喜欢请点亮小心心哦~